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99)
报纸(2054)
学位论文(125)
图书(64)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7)
历史名人 (1447)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71)
2013(352)
2012(600)
2011(480)
2010(500)
2008(503)
2006(201)
2003(90)
2000(6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3)
戏曲研究(58)
语文教学与研究(12)
金田(5)
秘书工作(2)
群言(2)
文学自由谈(2)
高中生之友(1)
传媒观察(1)
前线(1)
痴情与延宕-从《牡丹亭》《哈姆雷特》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季雪冰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哈姆雷特  反常举动  经典气质  文化差异  价值选择 
描述:痴情与延宕-从《牡丹亭》《哈姆雷特》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作者:梁波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情死  牡丹窠臼 
描述: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牡丹亭》主题公园将现身江西抚州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主题公园  汤显祖  现身  江西  南柯记  临川四梦  中国新闻  戏剧作品  抚州市 
描述: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首家以汤显祖千古名篇《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临川四梦巨著场景为蓝本,复原再现这四部世界戏剧作品的文化主题公园将现身江西抚州。据介绍,该文化主题公园将建于
敢牛天下先(A3)
作者:汪建军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历史知识  孤独  宋人  评价  爆发  风流  低调  江湖 
描述:1我,王安石。一位孤独的历史先觉,一位低调的风流名士,唱完了一曲笑傲江湖的壮歌。我沉默了,低头轻轻写下: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宋人评价我说:安石,牛形
暖时有距离 冷时有温度
作者:余彬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度  距离  《南柯记》  汤显祖  清唱剧  文本 
描述:我认为,从文本来说,汤显祖四本巨著中最难排的应是《南柯记》。正因它难,所以我们私下都称它为难柯记。这次尝试,将该剧做成了昆剧音乐清唱剧的演剧样式。
艺术不负有心人:和日本歌舞伎艺术大师坂东玉三郎同台合作
作者:方建国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歌舞伎  艺术大师  中国戏曲艺术  合作  《杨贵妃》  牡丹亭  艺术家  苏州 
描述:2008年的春天,是一段难忘的日子。苏州到处桃花盛开,而日本京都也是樱花烂漫,就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中日版《牡丹亭》和中文版歌舞伎《杨贵妃》在日本古城京都南座剧场成功的演出了25场,场场爆满。日本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的《牡丹亭》阅读接受
作者:董雁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阅读接受  闺阁女性  明清江南  女性情感  杜丽娘  女性阅读  评点者  汤显祖  江南地区 
描述:晚明汤显祖脍炙人口的传奇剧《牡丹亭》,在当时造成文人学士案头无不置一册的风潮,这股风潮一直延续到清代,其间改本续本屡出不穷,评点、转引者更是不胜枚举。而《牡丹亭》在明清江南闺阁女子中造成的热烈反响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史意义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描述: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
白先勇的昆曲―从《牡丹亭》及《玉簪记》说起
作者:吴迪  来源:书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玉簪  昆剧  杜丽娘  柳梦梅  演出  昆山腔  汤显祖 
描述:元末,江苏的昆山发展出昆山腔。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将其改良为婉转动听的水磨调,梁辰鱼撰写出首部昆剧《浣纱记》。直至清朝嘉庆年间,昆剧盛行了约两百年。之后,京戏逐渐取代了昆曲的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作者:孙双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备课  知音  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功  作者  学生  品味语言  王安石  林冲  泊船 
描述:观点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