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60)
报纸(1610)
学位论文(64)
图书(45)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90)
地方文献 (124)
地方风物 (41)
宗教集要 (21)
才乡教育 (12)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1452)
2013(172)
2012(207)
2010(224)
2007(143)
2006(139)
2000(48)
1984(46)
1982(3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1)
党风与廉政(3)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廉政瞭望(2)
京郊日报(2)
青年文摘·红版(2)
新华文摘(1)
红蕾·快乐读写(中旬)(1)
中学生阅读与作文(1)
青年文摘(1)
东坡乱改菊花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王安石  菊花  陈季常  黄州府  偶然发现  后花园  园林  团练  花瓣 
描述:东坡乱改菊花一次,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遇,偶然发现其书桌上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以后想:"只有秋天才刮金风,金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有傲霜
话别议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创作  古典文学  古典诗歌  史料  王安石  杜甫  韩愈  野史  正史  贾岛 
描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诗话
试论王安石
作者:胡守仁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现实主义精神  艺术手法  韩愈  杜甫  陶渊明  梁启超  极端崇拜  江西师范大学 
描述:试论王安石胡守仁王安石以一身而兼皙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成就是多方面的。现在我只论述他的文学,涉及其余,而文学又只论述他的。王安石的继承了杜甫的诗歌传统。他对杜甫极端崇拜,在《杜甫画像》里
养生六首
作者:暂无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  静心养性  养生保健  长寿健康  身心健康  饮食卫生  保健知识  龚廷贤  小方法  决明 
描述:养生六首吕公缚心猿咄咄心猿听我陈,无端叵耐汝顽嚣。终朝恣纵三尸鬼,作坏流年四大身,数度为财遭耻辱,几回酒色减精神。不如缚取深山去,汝又如何损得人。(摘选自晋·烟萝子《体壳歌》)按:“心猿”为道家
论曾巩及其民本思想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民本思想  局限性 
描述:本文主要论证了曾巩的民本思想在五个方面的表现和三点历史局限性.并指出,曾巩写民的忧与乐,是他民本思想主使下诗歌的主旋律.
巧用修辞写怪
作者:唐嗣德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式  王安石  特殊形式  东西南北  谐音  运用  诗歌  诗体  巧用  设问 
描述:“怪”,又称作“别体”,就是不同寻常、具有特殊形式的诗歌。有的怪体,是集中地运用某一修辞格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效果,从而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诗体。例如:1、设问贺兰溪上几株松?东西南北有几峰?买得
徐芳的漫评
作者:曾镇南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漫评  长诗  中心意象  诗行  飞碟  暖瓶  爱情诗      衣箱 
描述:呢?我觉得徐芳是希望听到她的
虞集及其、词、散曲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元遗山  元代文学  诗歌  诗话  胡应麟  王渔洋  陶渊明  戏曲 
描述:人中,又数虞集为巨擘。"盖继元遗山而为文坛祭酒者,诚非
唐宋名句品赏
作者:张孟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李商隐  御花园  《李凭箜篌引》  王安石  女娲  《听颖师弹琴》  化静为动  艺术特色  艺术表现力 
描述:贞观12年(公元638年)秋天的某一个早晨,红日尚未露出笑脸,唐太宗李世民就徐步从大美明宫走向栖凤阁旁边的御花园看花。此处种植许多的奇花异草,一时被雾气所笼罩,唐太宗在雾中看花,却另有一番情趣,在
车盖亭案平议
作者:萧庆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乌台  车盖  《续资治通鉴》  “文字”  《宋史》  《宋诗纪事》  北宋党争  监察御史  苏武 
描述:车盖亭案平议萧庆伟宋哲宗元初,高太后临朝,启用旧党,排斥新党。前宰相、新党中人蔡确贬知安州(今湖北安陆)。其间,蔡确尝游车盖亭,并作《夏日登车盖亭》十绝句。时知汉阳军吴处厚笺释此诗,以为皆涉讥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