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与为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注》  价值转向  王安石    《郡斋读书志》  《老子》    晁公武 
描述:王安石博闻广览,尤爱《老子》,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曾说"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司马光也说"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①,其所注《老子》,对王雱、陆佃、吕惠卿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亦一代宗匠也"②。可惜王注《老子》仅前十一章原注尚存,其后注文已散佚
“尊德性”与“”: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作者:杨丽娟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理学  教育观 
描述:共通之处.
朱陆关于“尊德性与”关系之争
作者:吴凯雷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尊德性    争辨 
描述:“尊德性与”的关系是朱熹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临济、曹洞二宗禅学比较研究
作者:殷玉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济宗  曹洞宗     
描述:禅学思想又不尽相同,禅法差异较大,禅风也形成鲜明对照。 本文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两家的禅学,分析两家立宗法门与弘法施设,以期品味其迥异之趣。概括而言,临济宗要求学人必须首先建立“真正见解”,进而强调“自信”,不向外求,随缘任运。临济宗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或言句,剿绝学人情识,单刀直入,使学人幡然省悟,此为临济特色。曹洞宗的偏正回互的“五位法门”以其行功绵密,循序渐进,使学人功勋逐步圆满,此为曹洞特色。临济与曹洞在发挥南宗禅时,都力求超越祖师,在禅学理论上都汲取了教内与教外的思想,但各有侧重:临济宗以援引道家思想为主,曹洞宗以援华严宗思想为主。无论是临济宗严父般的凌厉,还是曹洞宗慈母似的平和,在思维上都是求异的,都强调学人自身的觉悟,用棒喝或机锋中断学人思维,形成思维跳跃,引起返照,进而顿悟。...
王安石道学思想研究
作者:李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儒道兼综 
描述:形成了他独特的儒道兼综的天道观、运动观、历史观、人道观等哲学理论。同时重视从儒家经典中寻求治国平天下所需要的理论依据,并以此来指导、改造现实政治,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在现实中建立起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王安石<<老子注>>研究
作者:李兰芳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与无  有为  无为 
描述:王安石<<老子注>>研究
试论元代理学中“太极”之究竟义
作者:暂无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太极  太一   
描述:范畴。
浅议曾巩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接受
作者:郭思彤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描述:曾巩是欧阳修最为得意的弟子,他无论在仕途上还是文学上都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在"文"与""两方面对曾巩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巩一方面继承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一方面对"文"、""这类传统命题
通为一”与庄的“新意” 王雱与荆公新学的庄思想特色
作者:尚杜元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通为一”  思想特色  新意  王雱  王安石  庄子 
描述:在北宋庄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雾(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
歌词中的“词”的运用技巧:从陈斌的歌词《茶》说起
作者:玉镯儿  来源:词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宋词  兵马俑  通俗歌曲  运用技巧  采茶歌  古寺  作者  灵犀  伊犁  空间 
描述:茶,自古就是我国待客的必备之物,有朋自远方来,一杯香茗,秉烛夜话,何等快事。民歌俚曲常有采茶歌,而通俗歌曲里唱到茶,我还是第一次听,而况又写得这样字字珠玑,我不禁击节赞叹,大为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