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晏殊对花间风的继承和开拓
作者:谢煜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花间  继承  开拓 
描述: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花间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说晏几道《虞美人》
作者:张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虞美人》    抒情艺术  艺术风格 
描述:在小晏中,本篇可能算不上最上乘的作品,初读之下,很可能会觉得抒情比较浅显,语言比较浅直。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过它的人,对最后一句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的优雅场景,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一旦领
柳、晏情论析:[柳永、晏几道]
作者:李淑珍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中国 
描述:柳、晏情论析:[柳永、晏几道]
试论晏殊的主体介入性与情感流向
作者:赵静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主体介入性  情感流向 
描述:晏殊是唐五代风向宋词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他作的主体介入性体现在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和士大夫情怀的介入,而他作的情感流向在走花间词人的单向一维形式的同时还加入了他对感情的特别的节制。
太平宰相 富贵词章:晏殊其人其研究
作者:赵云洁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风格 
描述:晏殊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其风珠圆玉润、雍容富贵。中所选取的意象,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
辨析冯延巳、晏殊的艺术手法
作者:薛瑞瑞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艺术手法 
描述:冯延巳、晏殊作为小令派代表词人,他们的风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他们的又呈现出各自的风格.本文试从艺术手法方面辨析两人的异同.
《阳春集》、《珠玉》异同辨
作者:胡淑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晏殊  晏殊      阳春集  阳春集  珠玉  珠玉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首先,《阳春集》、《珠玉》基本上属于"酒席文学",冯、晏所采用的仍是花间所肇始的传统艳情题材;其次,冯、晏二人
试论欧阳修与晏殊的差异
作者:杨有山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欧阳修  晏殊  晏殊      差异  差异 
描述:欧阳修与晏殊在艺术渊源和创作倾向上虽有一致之处,但更存在着明显差异:(1)晏、欧题材内容的不同;(2)晏、欧艺术风格的差异;(3)晏、欧语言特点的不同。晏是士大夫雅词的典型代表,欧
北宋女词人魏玩初探
作者:汪超 吴礼庆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魏玩  魏玩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 
描述:魏玩是北宋重要的女词人,其既有民歌风味又不失文人雅致。虽内容多闺怨怀人,感时伤春,但在意象选用上自有特点,以"花意象"的功用为例可见其一斑。其遣词每驱使前贤成句,其意境营造更是带着作者的性别印记
晏几道的文化心理与学思想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  学思想  学思想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出生世家,生平坎坷。老庄思想和魏晋风骨成为他文化心理的主要因素,佛禅思想亦有体现。同时,他认为源于乐府,应该遣情抒怀,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的创作上,他追求雅致,并表现出一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