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画世界
-
作者:吴海燕 吴金玉 来源:阅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阳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世界 屠苏酒 寓意深刻 北宋 瘟疫 桃符 农历
-
描述:诗画世界
-
浅论王安石晚年诗
-
作者:田玉芳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晚期诗歌 恬淡 激愤
-
描述:王安石晚年诗歌创作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顶峰,成就了为人称道的“荆公体”,本文是通过对王安石晚年的诗歌的分析,从荆公晚年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等方面入手,集中探讨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特色。
-
从“诗眼”说起
-
作者:浪波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鉴赏力 文眼 境界 读者 例证 心灵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作者
-
描述:古人论诗,有“诗眼”之说。东坡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但是具体到一首诗或一句诗,所谓“诗眼”,则是指篇中凸现主旨的某一句(一联)或某一字
-
女子是水做的诗
-
作者:园静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箫 团扇 女子 林黛玉 西厢记 牡丹亭 菊花诗 工笔画 手持 石塔
-
描述:潇湘仙子当一支洞箫幽幽鸣响,我知道已进入潇湘馆中。小径两旁,聚集了世上所有的瘦竹,袅娜的瘦竹成片成林,在瑟瑟的晨风中歌唱落英。竹叶上闪亮的颗颗露珠、均是黛玉眼中的泪。
-
谜诗拾趣
-
作者:杜署章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拾趣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制谜 暑天 辞官 户部 东海
-
描述: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某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随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
-
兴及兴诗探源
-
作者:贾晋华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诗” 探源 《周礼》 学科综合 发展演变 记载 兴诗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
描述:《周礼》记载了“六诗”这一术语,但并未给予详细解释,後代解说纷纭,但迄今未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周礼》这一记载,肯定“六诗皆体”说,探讨兴诗存在的可能性
-
论王安石的晚年禅诗
-
作者:霍松林 张小丽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禅理 禅味 禅趣
-
描述:王安石晚年二次罢相、退隐钟山后,创作了大量禅诗。这些禅诗主要表现在以禅典入诗、以禅理入诗和以禅趣入诗三个方面。其中禅趣诗最能代表王安石禅诗的成就,具有取境小巧、造语精工,善用譬喻、问句及诗风清雅、诗
-
析吴曾祺之“养气说”
-
作者:兰培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气之流变 养气之道
-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养气说”为题,析出其所言之“气”乃弥纶各家之说,是由体力、心力、情绪等构成的精神血气以及作家的气质、个性;其所提出的“配义于道”和“取资于学”的“养气之道”,对于为文创作,具有切实可行
-
试比较汤显祖的唯情说与王安忆的为情所困
-
作者:周引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忆 汤显祖 人性解放 晚明时期 思想解放 标新立异 唯情说
-
描述:试比较汤显祖的唯情说与王安忆的为情所困
-
阳明心学与汤显相“至情”说
-
作者:黄万机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阳明心学 生生之仁 至情说
-
描述:的影响。[著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