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1)
报纸(161)
图书(52)
学位论文(23)
图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6)
地方文献 (67)
地方风物 (19)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3)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98)
2012(49)
2010(59)
2008(27)
2006(29)
2003(11)
2002(12)
1996(8)
1991(8)
1985(13)
按来源分组
文献(14)
文学遗产(4)
史学史研究(2)
新理财(1)
公关世界(1)
常州工学院学报(1)
中学生百科(1)
同舟共进(1)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
西江日报(1)
漳州市人大代表吴忠:我为云霄光电发展而来
作者:廖珍妹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来自云霄光电协会的吴忠,谈起第一次当代表的心情,说“既觉新鲜,又身感压力很大”。吴忠解释,压力大,是肩负着云霄光电行业人的托付,这次他希望可以把云霄光电行业的现状、前景、呼声
乱问学洁净身:《草堂之灵》与“学问之道”
作者:秦燕春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度  学问  金石  庄子  洁净  清末民初  文字画  二十年  李瑞清  重子 
描述:《草堂之灵》的作者杨钧(1881—1940,字重子,湖南湘潭人),自号白心,晚号怕翁——这个怕字,即"白-心"二字合字。据说此"怕"非"恐怕"之怕,乃古意"憺怕"之怕(《白心草堂书画金石引》),这一古意,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所谓"怕乎无
王安石故里上池村灵魂古建筑:宦祠
作者:王新年  来源:经济生活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宦祠    王安石  古建筑 
描述:宦祠 ”坐落于江西省东乡县王安石故里上池村。始建于明末年间,为纪念北宋名相王安石家族一门八进士而建。是国内仅有的、专门祭祀家族名望和期望世代为官的专享祠堂。宦祠为我国江南典型古代建筑代表作
《牡丹亭》“下场唐诗”艺术价值微探
作者:何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唐诗  下场唐诗  至情  至情  唐诗  唐诗  互文性  互文性 
描述:《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有下场唐诗共计54首。早在元代杂剧和南戏中都已经有了下场诗。虽然诗歌与剧情有所关联,但诗歌的更多文学功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本文拟以这54首下场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
《花间》汤显祖评点之研究
作者:吴新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  评点  语言与手法特色  词学观 
描述:评点花间词的时候,将至情观贯注其中,因此他的《花间》评点不仅能抒发真知灼见,更能时呈灵心,开后人无限眼界。汤显祖评《花间》,上起温庭筠,下讫李珣,都有评及。他的花间词评的语言和手法特色有三:一是
于赓虞外诗文辑录
作者:王贺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于赓虞  自我教育  人生  艺术  文学家  柏拉图  中庸之道  中国社会  大学教育 
描述:迎日出①屹立河畔读熟了东方自然的景色——怒云下的石山餍足的微笑在那一道血色的霞彩。
《隆平》的作者问题再考证
作者:熊伟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隆平  《隆平  作者  作者  曾巩  曾巩 
描述:《隆平》是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史事的重要文献,其作者旧题曾巩,被疑为伪托。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据,进一步确定了《隆平》的作者当为曾巩。
与《十花仙》杂剧
作者:邓绍基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花仙》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 
描述: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雍熙乐府》录有〔中吕〕套曲"虞伯生咏十花仙",虞伯生即虞,元代大德以后的朝中显宦,称"元诗四大家"之首,又是著名文章家,也是理学人物。明末曲家孟称舜以为"虞伯生咏十花仙"是虞
论朝鲜文人金堉的杜诗
作者:崔皙元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朝鲜文  文天祥  古典文献研究  作品  创作  杜甫  朝鲜朝  五言  王安石  文山 
描述:王安石、南宋文天祥将其转变成严肃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文天祥基于与
试论汤显祖的《花间》评点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  评点 
描述:了词境与诗境、词境与画境相比较的批评视角;在词史方面,探讨了花间词的艺术渊源,也探讨了花间词对宋词乃至元明曲的影响。鉴于汤显祖在文坛的地位和评点本身的质量,他的评点不仅扩大了《花间》的影响,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