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说“落”字
-
作者:吕漠野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为自己辩护 离骚 菊花 屈原 凋落 秋菊 时态
-
描述:错,屈原可不能错吧,于是以后就有不少人把“落英”的“落”解释为“初始”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于是推而广之,又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里的“落英”也应该解为“初开的桃花
-
文言教材疑点辨析
-
作者:高仲科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释 王安石 初中语文 高中 形容词 书信 孟子 答司马谏议书 屈原 辨析
-
描述:《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高中第一册《国殇》:“出不
-
法家诗歌选注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阶级 王安石 秦始皇 法家人物 变法 注释 屈原 刘禹锡 奴隶主贵族 柳宗元
-
描述:屈原(一首)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而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徵其然否
-
秀才、大铁椎柄铁及其他
-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秀才 优秀人才 铁椎 王安石 两汉时期 颜师古注 养父母 贾谊 屈原 史记
-
描述:》作“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唐颜师古注:“秀,美也。”汉以后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尚沿用此制,不久废除。于是秀才成为唐宋时应举科考儒生的通称。所以“传一乡秀才观之”的“秀才”,是指当时读书人说的,它与明清
-
漫谈“落英”
-
作者:郭义山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秋菊 欧阳修 西清诗话 桃花源记 屈原 仔细看 觉得好 菊花 木兰
-
描述:,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自己辩护,反过来责怪欧阳修“不学之过”。可见王安石是把“秋菊之落英”的“落”理解为飘落、掉落的。
-
冰茧庵札记
-
作者:缪钺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政治家 司马迁 屈原 政治形势 贾谊 小令 政治需要 三峡
-
描述:所痛惜。司马迁撰写《屈原贾生列传》,透露出深切的同情与惋惜。苏轼作《贾谊论》,也叹惜贾生是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所以屈、贾是才人,而不是政治家。才人可以有政治卓见,发为文章,其中意见
-
趣谈古人“名”与“字”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散文 扣合 多种多样 屈原 曾巩 平原 南宋 概括 东晋 严密
-
描述: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如屈原,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
人生失意无南北
-
作者:陈鲁民 来源:刊授党校(学习特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王安石 昭君出塞 屈原 士子 钟嵘 将军 后妃 齐梁 落第
-
描述: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确,我们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失意的事。士子落第、将军被俘、后妃失宠、寡妇丧子,是古人常说的四大失意事。齐梁文人钟嵘意犹未尽,又补充两条: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即屈原去国
-
名言佳句作文应用(五)
-
作者:罗易 黄永光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内蒙古草原 社会主义 战略转移 屈原 王安石 反应木 《国殇》 中日两国 屡败屡战
-
描述:名言佳句作文应用(五)
-
李商隐对北宋诗坛的影响
-
作者:吴调公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 王安石 黄庭坚 独特风格 杜甫 中国文学史 北宋 学杜 屈原 叶梦得
-
描述:、杜,李商隐的思想和艺术的造诣自然是不如;然而作为晚唐诗坛别具一格的奇葩来说,他不仅善于承传古人,对后代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发挥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