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觏的农业管理思想
-
作者:柳武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农业 管理思想 仁宗庆历三年 《富国策》 《平土书》 宋代 土地管理 农业劳动力 农产品流通 农业赋税
-
描述:李觏的农业管理思想
-
汤显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
作者:程林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儒家教育
-
描述:汤显祖不是专门的教育家,也没有系统阐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著作。但从汤显祖漫长的求学生涯、创办三所书院、与门生弟子讲学论道、对宜伶进行艺术教育、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方面,仍可以探寻汤显祖的教育思想
-
吴澄太极思想述论
-
作者:方旭东 来源: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太极思想 理学 元代 哲学 阴阳学说
-
描述:太极为道的观点。在对无极的理解上,吴澄坚持朱熹无极与太极为一物的思想,以无极为强调无实物无方所之意。为维护周敦颐太极说的儒家性,吴澄不得不对太极作出了实际上不无矛盾的双重解释。同是太极生阴阳,在吴澄
-
白先勇:《牡丹亭》中最后的贵族
-
作者:桂杰 徐虹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白先勇,白崇禧之子,台湾著名学者,旅美作家。上世纪80年代其作品《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最后的贵族》。他是女作家三毛的启蒙老师,上世纪60年代与张爱玲有一面之缘。近将汤显祖的《牡丹亭》精编为“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6月17日,见到67岁的台湾
-
《诗经》中的田猎诗
-
作者:殷光熹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经》 田猎诗 《周礼》
-
描述:《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
《元日》中的“屠苏”为何物
-
作者:崔爱红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屠苏” 王安石 古诗 中学 语文 释义
-
描述: 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少注本都说“屠苏”指美酒,但笔者认为“屠苏”解作“茅屋”更为恰当。查《辞海》可知,“屠苏”有三个义项:一为酒名,二为草名,三为房屋、草庵。《元日》诗作于公元1070年春节,其时王安石
-
古代文化中的“数字”
-
作者:王宝妹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化 数字 黄庭坚 “三别” “三吏” 杜甫 《周礼》 九流 《仪礼》 “三礼”
-
描述:古代文化中的“数字”
-
从犯错中学习
-
作者:张晓玲 来源:初中生之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白居易 科学家 菊花 西风 唐宋八大家 江西庐山 落黄 文学家
-
描述:从犯错中学习
-
《诗经》中的田猎诗
-
作者:殷光熹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田猎诗 《周礼》
-
描述:《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道 周礼 仁政
-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