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几”研究:从包山二号楚墓拱形足几谈起
-
作者:王育成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墓 中国古代 拱形 形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遣策 出土 重要价值 周礼
-
描述: 《包山楚墓》公布了1986年11月湖北考古工作者发掘包山楚墓的全部发掘资料,并附有26篇学术研究论文。对研究战国考古、文物、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篇小文即是在其出土物的启示下所形成的,这里先从包山二号楚墓所出的漆髹拱形足几的名称谈起,兼对其它楚墓古几与中国古代
-
北宋对古代文献注释的变革
-
作者: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刘敞 古代文献 解释 周礼 小传 经义 读书志 论语 注释
-
描述: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沉闷局面。(引文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七经小传》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尚书》和《毛诗》;中卷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公羊传》;下卷则是《论语
-
李轨音注考
-
作者:简启贤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韵 音注 庄子 郭璞 经典释文 集韵 周礼 郭象 世说新语 上古音
-
描述: 李轨,《晋书》无传,《经典释文·序录》说他“字弘范,江夏人,东晋祠部郎中,都亭侯。”《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中兴书》说他:“字弘范,江夏人,仕至尚书郎。”他的生卒年不详,吴承仕先生分析为咸康(公元335—343)以后人。(《经籍旧音序录》页42)晋代的江夏郡,治
-
春游习俗的原始内容
-
作者:万建中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野合 性行为 原始人 历史内涵 性爱 春季 现实功利 周礼 氏族社会
-
描述:国关于春游的最早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是西周保存的氏族社会的习俗,执掌婚姻的官员命未
-
鬼和鬼脸儿——释鬼、甶、巫、亚
-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 尔雅 面具 许慎 造字 通假 字形义 异构 周礼
-
描述:,频频以通假济文字之穷的古人何以特意为之造字?此可疑处
-
古汉语上下关系词考略
-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下关系 古汉语 说文 文心雕龙 关系词 社会语言学 秦始皇 社会交际 周礼 吕氏春秋
-
描述:想而知。景。
-
《中国森林史料·第一编》勘误与存疑(续一)
-
作者:印嘉佑 来源:绿色中国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出版 史料 白文 引文 篇名 中华书局 中国森林 周礼 勘误 存疑
-
描述:《中国森林史料·第一编》勘误与存疑(续一)
-
《国殇》与中国傩文化的演变
-
作者:汤炳正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变 中国 九歌 傩文化 周礼 学术讨论会 诸侯国 论文提要 会议 融合
-
描述:太长,本刊作了部分删略。
-
“贰”释义辨
-
作者:陈霞村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释义 副职 周礼 诸侯 古代汉语 杜注 无礼 辅助 天官
-
描述:《说文·贝部》:“贰,副、益也。”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的古义为副职、附益。《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注:“正谓冢宰、司徒、宗伯、
-
莒盎
-
作者:何琳仪 来源:文物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东临沂 淮南子 汉文字 周礼 葱白 说文 汉墓 清酒 战国 出土
-
描述:。"《集韵》"醠通作盎",而《说文》"醠,浊酒也。"段注"醠,《周礼》作盎,古文假借也。郑曰:‘五齐泛醴尤浊,盎以下差清。但云差清则固浊也。盎清于醴而浊于缇沈,即缇沈亦非全清也’。"综上古籍,"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