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世界 《牡丹亭》 国际化 国内
-
描述:译本相继问世,研究这部名著的外国学者也日益增多。当代著名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在为《汤显祖研究论文集》(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所作的序中说:“外国有莎士比亚学,中国已经有
-
浦江板凳龙形态研究
-
作者:刘少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舞 浦江板凳龙 舞蹈特征 文化阐释
-
描述:实民间舞蹈理论研究;(三)探讨浦江板凳龙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挖掘该民间舞蹈的存在价值,并使其不断发展。本论文由引言和四个章节构成。引言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意义、浦江板凳龙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
-
从悲剧的角度比较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
-
作者:郗慧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跨文化研究 爱情悲剧
-
描述:对悲剧的定义不同。在这篇论文中,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的比较研究,作者将尝试分析中西方文学是如何分别看待悲剧以及是如何通过当时的文化作品来进行体现。许多中西方悲剧的异同之处己被研究
-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
-
作者:刘祯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文化现象 青春版《牡丹亭》 继承与创新
-
描述:和出版等形成昆曲热,出现了昆曲文化现象。一、昆曲文化现象:现代化进程中的昆曲现象与传统文化;二、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发展的实例及启示;三、继承与创新:辩证中的悖论与误区;四、昆曲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五、21世纪的昆曲定位与发展。
-
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宗教智慧 宗教智慧 艺术智慧 艺术智慧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
描述:》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乡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几乎没有看过戏的当代大学生突然发现,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花园里,竟然伫立着这样一株绝色牡丹,怎能不感慨万千。2008年盛春时节,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来珞珈山演出,用“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来形容其盛况,毫不为过。被感动的岂止是珞珈山?整个武汉市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满城争说《牡丹亭》”。以下三篇文章记录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师生观赏这次精彩演出后组织的一次讨论。《〈牡丹亭〉与宗教智慧》一文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指出:《牡丹亭》的叙事融进了我国民间广为流播的宗教智慧。剧作出无入有、张皇幽缈的宗教叙事与“为情作使”、彰显人欲的主观意图之间构成一种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使“至情”有了超越生死、感人肺腑的艺术张力,宗教智慧转化成了艺术智慧。《妙在离合之际——论青春版...
-
陆象山教育思想之研究
-
作者:王柏寿 来源:国民教育研究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哲学 教育思想
-
描述:则就象山的教育思想加以评价,提出六
点价值及欧示,以作为教师精神修养的参考。
-
《周礼》郑注训诂研究
-
作者:郭常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郑注 校勘 训诂术语 因声求义
-
描述:古代社会礼俗的重要资料,对后世训诂研究有深 远影响,后代学人对郑玄的训释之学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郑玄注的《周礼》是东汉《周礼》研 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汉代《周礼》各家注释的一次全面总结。清末孙诒让撰
-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文创作研究
-
作者:葛瑞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文创作研究
-
《诗薮》的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效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思想 《诗薮》 文化语境
-
描述:古代诗歌发展和明代复古诗学进行了总结,其所涉及的观点、方法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诗歌的体系和思路,对文学批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论文着重揭示《诗薮》诗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特质,分析其在明代及其整个中国
-
陈九川思想研究
-
作者:徐泉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阳明 陈明水 良知 致良知
-
描述:感为二、体用不一之理路,在与聂、罗关于良知本体的论辩中,双江、念庵认为“心有定体”,明水则与之针锋相对,提出“心无定体”之说;关于阳明后学广泛讨论的良知与知觉、良知现成、无善无恶及万物一体等思想明水都有正面肯认。明水在致良知工夫主张慎独知几,谨守格物致知宗旨,反对双江“格物无工夫”论与王心斋“淮南格物说”。就明水与阳明之关系而言,显然明水与阳明宗旨保持高度一致,不敢于师说增添一词,从这一点来看,明水是得阳明之真传的,若就理论发明而言,慎独知几之论,亦颇能推原阳明未尽之意,然需指出的是明水之理论发明远不如王龙溪、罗近溪之调适上遂。就明水与王门诸子而言,相对于东廓、南野,明水受到龙溪的影响较大,故与二人亦有些相异之处;相对于双江、念庵,明水不能容忍聂、罗二人思想之转出,同样对心斋别立宗旨亦颇有微词。文章通过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