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
十年磨一剑:从《霍小玉传》到《紫钗记》
-
作者:李建东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霍小玉 霍小玉 牡丹亭 牡丹亭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传奇剧本 传奇剧本 小说 小说 戏剧家 戏剧家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改创 改创 太尉 太尉
-
描述:汤显祖将蒋防小说《霍小玉传》改编成传奇剧本《紫箫记》之后,又经历十年的磨砺,将其改创为《紫钗记》。他在剧中精心塑造了"卢太尉"这样一个反面角色,强化了社会批判力量;同时将人物形象安排得更为合理,突
-
前生今世四百年,牡丹国色动人间:汤显祖本《牡丹亭》及青春版
-
作者:张莉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本《牡丹亭》 汤本《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昆曲 昆曲 二重人格 二重人格 戏剧之美 戏剧之美 青春之美 青春之美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经四百年而传唱不衰,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试图从汤本《牡丹亭》以昆曲作为审美载体、杜丽娘形象二重人格的审美价值和青春版《牡丹亭
-
紫钗缘(新编京剧、取材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等齣)
-
作者:郭纪金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紫钗缘(新编京剧、取材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等齣)
-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牡丹亭》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
-
邺候枕中亲说法 玉茗堂前邯郸梦——汤显祖《邯郸记》故事来
-
作者:吴建军 来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的故事来源改编,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证研究,大多认为出自:六朝“焦湖庙祝”的仙枕传说;唐人小说的《枕中记》;元曲马致远的《邯郸道省悟黄梁梦》。但有关唐人小说《枕中记》的改编,仍然是
-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汤显祖“以情格理”
-
作者:刘小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中国古典戏剧史上,《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记》、《长生殿》、《桃花扇》等戏曲名作,或点染儿女风情,或进行伦理说教,或演绎历史事件,总之大都不外乎反映世俗生活。只有《牡丹亭》几乎成为800 年间的一个例外,它的特点是富于哲学思辨色彩。
-
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述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
作者:罗伽禄 邹自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罗汝芳是明代著名学者,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曾从学罗汝芳,两人一生交谊甚深, 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罗氏思想影响着汤显祖的从政理念及其文学创作。从而造就了一名千百年来受人爱戴的好官
-
漫谈“临川四梦”中有意味的时间形式——兼论汤显祖戏曲改编的
-
作者:吕贤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运用有着必然的联系。董乃斌先生云:叙述方式的演进绝非仅仅出于变化形式的需要,而以内容的转换为深刻的内在依据,杨义先生也云中国人谈论文章,讲究‘道’与‘技’的关系。
-
玉茗花盛开的十八年辉煌——《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之一章
-
作者:邹自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宜增入‘浮躁’为‘不谨’之次,其降级亦视罪之大小为轻重。上允之。今遂遵用之。……其年拾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