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社会与商鞅变法
-
作者:茹继田 来源:西部大开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商鞅变法 和谐社会 执法行为 改革家 王安石 张居正 政治家
-
描述:及教训。法律依其宗旨和效果有优劣善恶之分。商鞅生活的战周时代的周家是“一
-
商鞅变法的名实悖论
-
作者:陈为人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秦国 二十年 中国历史 熙宁变法 法家 郭沫若 中国改革开放 秦始皇 王安石
-
描述:还需要"老船长"拨正船头重新起锚。如今又是二十年过去,也许从"经济"而言,硕果累累斩获颇丰;但由于两轮一轮之偏废,双翼一翼之夭折,盛世锦簇之下是险象环生。中国的改革又面临一个历史的十字
-
熙宁变法与新旧党争
-
作者:易中天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宋神宗 司马光 改革 苏轼 国家财政收入 免役法 青苗法 食货志
-
描述:朋党之争是文人们最热衷的事情,由最初的"改革之争",演变成了"君子小人之争"。文人们分成两派,相互攻讦,内斗不止。文人们都自命清高,自我标榜是"道德君子",各成一派,各有说辞。从政治观点的不同演变到是非立场的原则问题,今天我掌权了,就要置你于死
-
北宋引黄放淤的历史经验
-
作者:王质彬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黄放淤 王安石 兴修水利 北宋时期 熙宁 淤田 农业生产 黄河水 变法 历史经验
-
描述: 北宋熙宁年间,力主改革弊政的王安石两次出任宰相之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运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是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一月,王安石入
-
浅谈《答司马谏议书》的反驳艺术
-
作者:孙福源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反驳艺术 司马光 变法 演绎推理 大前提 罪状 反对者 名实
-
描述:,严密地运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大前提是:“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认为讨论任何事情都必须名实相符,名称和事实清楚了,天下的事理才能弄清楚。在确定了大前提之后,便针对
-
论中国古代历次改革的异同及其规律
-
作者:方兢 来源: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经济改革 桑弘羊 政治改革 中央集权 经济体制 变法 社会体制 王安石 经济权力
-
描述:察,并对各次改革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发现历次改革的产生,既有其当时的具体原因,又有着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既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又有着相同的原则。各次改革
-
法家诗歌选注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阶级 王安石 秦始皇 法家人物 变法 注释 屈原 刘禹锡 奴隶主贵族 柳宗元
-
描述:屈原(一首)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而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徵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
变风俗 立法度
-
作者:孟白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俗 神宗 王安石 法度 北宋时期 变法 反对派 施政 参知政事 学问
-
描述:一、北宋时期,神宗欲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反对派唐介等人向神宗进谗言说:“安石难当重任。”
-
《泊船瓜洲》主题新解
-
作者:徐如松 马桂英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大地主阶级 泊船 主题 宰相 司马光 政治局面 变法 政治家
-
描述:改变腐败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但由于新法损害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司马光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反对,最后宋神宗动摇了,免去了王安石宰相职务,变法遂告失败。
-
苏轼的“恶毒攻击”
-
作者:暂无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文学家 宋神宗 攻击 咏物诗 变法 不同意见 恶毒
-
描述: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持有不同意见,遭到一些执政大臣的反对,被迫离开朝廷到外地当官了,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时对假借变法欺压百姓的官僚加以讽刺。这更令一些大臣忌恨,便要设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