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3)
期刊文章(271)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82)
地方文献 (42)
宗教集要 (13)
地方风物 (6)
红色文化 (5)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30)
2012(55)
2011(66)
2010(44)
2002(11)
1999(2)
1990(2)
1982(6)
1978(1)
1939(2)
按来源分组
法音(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
十日戏剧(2)
农家致富(1)
诗刊(1)
中学语文教学(1)
写作(1)
蚌埠日报(1)
潮商(1)
保山日报(1)
书坛大师曾内定执掌台湾——王飞忆舒同传奇人生
作者:吴永强  来源:资料信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书法家  中国  台湾省  生平   
描述:他参加过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他曾被中共中央内定为首任台湾省委书记:他曾被开国领袖毛泽东赞誉为“马背书法家”;……他就是中共元老、著名书法大师舒同先生。舒同夫人、耄耋高龄的老人王飞,日前欣然接受
心水心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
作者:白先勇  来源:书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新美学  玉簪  昆曲  心水  制作  新观点  中国传统  牡丹亭  大师 
描述:继二○○四年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作家白先勇带领原班人马制作新版《玉簪记》,将中国传统最雅致的琴曲书画,在舞台上赋予新意。本书由白先勇总策划,制作团队共同书写:包括张淑香的新剧本、新观点,传承大师华文漪与岳美缇的现身说戏,书法家董阳孜的
镂月为歌扇 裁作舞衣:《楼会》的艺术个性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老师  昆曲  表演  气质  演出  艺术个性  爱情  苏州  二郎神 
描述:我是1985年去苏州向沈传芷老师学《西楼记》中的《楼会》《拆书》。以前只听说这几个戏里有好曲子,也曾学过几段,如《拆书》中的【一江风】【红衲袄】,《玩笺》中的【二郎神】等,但戏始终没有学,也没有看过老师们和同辈的表演。向沈老师学
“以情悟道”开启走向人物心锁的金钥匙:浅谈李导演《阳光女
作者:杨淑霞  来源:神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悟道  金钥匙  《牡丹亭》  女工  阳光  导演  人物  《红楼梦》 
描述: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2012年3月,我接受任务,在大型现代豫剧《阳光女工》中担任主要角色——菊花,创作期间,在著名导演艺术家李先生的帮助下,我深得
让土地营养健康———记吉首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陈道
作者:暂无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符晓鸣 几年以前,“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和“巧种田不如拙施肥”这样的农谚还被吉首广大农民奉为“金科玉律”,而如今,土壤化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这些前卫的词语也经常挂在农民的嘴边。目前,吉首市广袤的农田果园全部“体检”完毕,依照市农业局土肥站工作人员开出的“处方”,变得更加“
市政协委员、社科院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胡苏
作者:暂无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针对上海养老金缺口,各方对已出台的“柔性退休”政策给予厚望。推迟领取养老金, 能否在短期内减轻上海养老金总盘子的压力?胡苏告诉记者,客观来看,这一块的缓解作 用有限。“延迟退休涉及企业和员工
民盟盟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胡苏认为: 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土
作者:钱颖  来源:联合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研究员胡苏建议:镇保应该回归到对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本质,要分人群对待、分项目处理,建立与土地收益挂钩的镇
古鮀东:早于汕头的文化古村本报记者 周晓/文 通讯员 黄
作者:周晓云 黄松书  来源:汕头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傍着墙面生长的参天古榕树。 “三进街”结构的明朝古墓。 古风古韵的旧时民居大宅。 露骆驼舞是村民不可或缺的文艺节目。 园林式校园
鮀浦蓬洲古城:潮汕古民居之精华 本报记者 周晓/文 通讯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书斋后院登高远眺的老宅屋顶。 相连而建的十三落古民居。 古渡口原址。 古屋檐上的精美木雕。 古书斋的圆形拱门。 坐在书斋里,凉风沁人,一扫夏日的闷热,抬头看到书斋主人、乡间画家黄老挂在墙上的《陋室铭》书法作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付出终有报 岗新气象:———三院13年不懈努力实现燃气管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前不久,三院举行仪式,热烈庆祝燃气管道化工程全面竣工,为该工程13年的不懈努力划上了圆满句号。 已经65岁的三院前行政基建部部长董锋,总喜欢站在窗台前品味万家灯火的岗街景。对这位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