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陈最良的形象分析
-
作者:杨爱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最良 陈最良 《牡丹亭》 《牡丹亭》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形象 形象
-
描述:陈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贯穿剧本的次要人物,大多数人认识他是从高中语文课<闺塾>开始的.教参将其定位为一个反面形象,但<闺塾>中的陈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陈最良.他是汤显祖着力塑造的一个科举制度
-
论《牡丹亭》中情、理、势“并露而周施”
-
作者:徐振贵 焦福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情 情 理 理 势 势 并露周施 并露周施
-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其创作主旨乃是歌颂至情战胜天理,这似乎已成为当前学界主流评论的共识。但本文认为,《牡丹亭》其实乃是情、理、势并露而周施,是儒释道三教既对立又日渐融合的大势所趋背景下的产物。
-
牡丹花开异域:《牡丹亭》海外传播综述
-
作者:曹迎春 叶张煌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译介 《牡丹亭》译介 舞台上的《牡丹亭》 舞台上的《牡丹亭》 海外传播 海外传播
-
描述:更好地促进今后该剧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
《牡丹亭》中花园意象的构造方式
-
作者:杨亿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花园 花园 意象 意象 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
-
描述: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
-
《牡丹亭》与《女仆》的解读:以白日梦和镜子为线索
-
作者:陈建娜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日梦 白日梦 镜子 镜子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仆》 《女仆》
-
描述:梦,最终走向不归路。
-
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
-
作者:文军 李培甲 来源:英语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英译 英译 评述 评述 建议 建议
-
描述:依据对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的统计,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单个译本评价、对比研究、翻译策略、唱词研究、传播研究、语言学视角的研究、文化研究。文章还对《牡丹亭》英译
-
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
-
作者:尹丽丽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出选本 散出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
描述: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杜丽娘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
从《牡丹亭》和《吉赛尔》浅谈中西方“人鬼情缘”
-
作者:石月亭 来源:金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人与鬼 人与鬼 理想化 理想化 爱情书写方式 爱情书写方式 还魂 还魂
-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国传统戏剧文本《牡丹亭》和西方芭蕾舞剧故事《吉赛尔》,来简要分析中西方“人鬼情缘”的异同,进而发现异质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
《牡丹亭》台本《道场》和《魂游》的探究
-
作者:吴新雷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本 台本 艺人俗增 艺人俗增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 舞台形态 舞台形态
-
描述:吟香堂》和《纳书楹》曲谱的格律,把原作[醉归迟]分为[五韵美]和[黑麻令]二曲,对科白也作了适当的调度。本文探讨了台本《道场》和《魂游》的舞台形态及其特征,并论及《魂游》的曲本演变和主题思想。
-
《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
-
作者:唐义发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现形式 戏剧表现形式 剧文语言 剧文语言 传统美学 传统美学
-
描述:《牡丹亭》是代表我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的一部佳作,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全部内涵,本文通过戏剧的表现形式,剧文语言特点及爱情主题,通过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