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集散文的重要艺术特色
-
作者:姬沈育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散文 艺术特色
-
描述:虞集为元代文章大家,名列“儒林四杰”之首.在艺术方面,虞集散文具有平易澹泊、长于说理、不拘于法度而机用自熟等特色.[著者文摘]
-
结课也应是一种艺术
-
作者:王世应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课 引导学生 小学生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氛围 课文教学 教师 设问 结尾 想象力
-
描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
晏殊《浣溪沙》的艺术魅力
-
作者:牛荦婷 来源:才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闲愁” “闲愁” “渐变”意识 “渐变”意识 “惜时”意绪 “惜时”意绪
-
描述:晏殊是我国北宋初期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以《浣溪沙》一词最负盛名。这首词从中传达出一种词人对生命的留恋与珍视,同时也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优雅美丽的文笔。词人创造了一个情致缠绵而又凄婉美丽的意境
-
注重设问艺术 培养问题意识
-
作者:祁秀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设问 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 根本原因 求知欲 学习过程 教学论研究 王安石
-
描述:互动中,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善于质疑发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问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设问,才能使学生快速积极地进入语文问题情境之中,从而逐
-
黄永年先生篆刻艺术趣闻
-
作者:曹旅宁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艺术 黄永年 趣闻 70年代 西泠印社 三足鼎立 学问家 国内外
-
描述:黄永年先生是学问家,这一点许多人知道。黄先生又是国内外知名的篆刻高手,70年代中后期曾发起成立西安终南印社。与杭州西泠印社、武汉东湖印社三足鼎立,这一点,许多人还不知晓。黄先生身后,终南印社的挽联“学坛寂寞失朝月,印社悲凉忆春风”,回顾此段往事,颇具感情。
-
江天奇景寓意深——苏轼《游金山寺》意蕴审美□李金坤
-
作者:暂无 来源:镇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天奇景寓意深——苏轼《游金山寺》意蕴审美□李金坤
-
闺阁风情至情丽人:《牡丹亭》杜丽娘人物审美分析
-
作者:袁学群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杜丽娘 审美分析 风情 人物 至情 《西厢记》 中国戏曲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自汤显祖创作之后就南北传唱,时人有其令<两厢记>色减之说.近几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又引起了大家对昆曲欣赏的热潮.<牡丹亭>中杜柳两人的情让人感叹,使无数少男少女心旌荡漾.他们两人的爱情至今传唱,杜丽娘的形象更是打动了万千人的心.
-
闺阁风情至情丽人——《牡丹亭》杜丽娘人物审美分析
-
作者:袁学群 来源:群文天地·百家讲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杜丽娘与柳梦梅只能说是神交。杜丽娘在整体上是一个内心有着欲望却被束缚的人,一个闺阁自怜的女子。这才是其真正的性格特征。 杜丽娘的至情打动了无数观众,她的美,她的纯真让人印象深刻,她是作者理想
-
越剧新编《牡丹亭》,荧屏光耀戏曲魂:兼谈戏曲电视剧审美特征
-
作者:华春兰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越剧团联手将越剧《牡丹亭》搬上荧屏可以说是又一次有益的尝试。
-
惩恶扬善,尚朴求真:略论明代无名氏传奇的审美特征
-
作者:金宁芬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名氏 传奇作品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惩恶扬善 戏剧 作家 剧目 阶层 姓名
-
描述:无名氏作者,由今存作品(存全本者约四十,存散出、佚曲者约八十)及有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