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1期“趣味语文吧”答案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语文 趣味 王安石 答案 白居易 欧阳修 李清照 辛弃疾 朱熹
-
描述:2011年第1期“趣味语文吧”答案
-
讀《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
-
作者:朱剛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惠洪 士大夫 宋僧 宋代 文字 王安石 生平著述 基本信息 法系 史料
-
描述:清人王文誥有《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是彼時爲止最詳盡的蘇軾年譜。今人周裕鍇著《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亦是今日爲止最詳盡的惠洪年譜。
-
黄庭坚
-
作者:刘小川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苏轼 苏东坡 王安石 书法 陶渊明 山谷诗 宋代 欧阳修 江西修水
-
描述:有的地方都是风光秀丽的,诗性的百代生长乃是自然而然,犹如花要
-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
作者:单英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王安石 咏梅诗 诗歌意象 理想人格 形象 自然景物 象征 故乡
-
描述: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概括起来
-
区分象征和托物言志
-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志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
描述:象征和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都是把直白的概念或抽象的事
-
懂你
-
作者:俞琦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观精神 吟诵 黄州 人生道路 立志 坎坷 王安石 发奋 乌台诗案 对联
-
描述:望穿秋水,冷月下,等待千年,才发现原来你依然那么特别。——题记独自一人漫步在初冬的夜空之下,感受到寒意阵阵袭来,抬头望见明月,想起你的诗,你的事。
-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
宋徽宗的御梳
-
作者:黄亚明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王安石 梳理 男人 用途 头发 记载 胡须 生理 眉毛
-
描述:女人的头发最易引起男人的幻想。所以,如果她当着某男的面,解散、拨弄或梳理头发,就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生理上的挑逗。不论人或动物,在生理上都乐于
-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作何解
-
作者:一赵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文学 小诗 风送 国文 译作 屠苏酒 爆竹 听觉 触觉
-
描述:生把这里的"屠苏"译作香喷喷的"美酒"了。然而,天气暖和了要喝酒吗?尤
-
浅析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
-
作者:韩雪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态度 苏轼 寄情山水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司马光 实际效果 不同意见 中进士 用世
-
描述:在心上,依旧热爱生活。 一、寄情山水,力求超越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艰难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到苦闷和矛盾。但当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却化作了豪迈奋发,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一开始就从宏大的时空环境中展开,写得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诗人心潮澎湃:遥想当年,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大的敌军,何等的风神潇洒,何等的豪气冲天!作者自己也不禁欣然神往,想象他那样开创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