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昱的诗(五首)
-
作者:欧阳昱 来源:青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烧光 幸福 五十年 桂花 照片 第三世界 欧阳 衣服 开放 光闪烁
-
描述:欧阳昱的诗(五首)
-
刘绍棠的巧比妙喻
-
作者:康家珑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女学生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共产党 照片 作家 真实 条子 文学创作 党性原则
-
描述:,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当给以表现,就可以写。"念完以后,刘绍棠问
-
“于山水间悟人生哲理”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褒禅山
航拍褒禅山风景区(本报资料图)。
千古不易的青山,亘古不变的绿水,已然成为中国古人的精神家园。流觞曲水的兰亭,大江东去的赤壁,浩浩荡荡的洞庭湖,美丽的山山水水寄予了王安石无尽的得意或失意。在王安石的作品集子里,游记文并不多,但是有一篇山水游记却独树一帜,它不仅写山水,更将笔触伸向
-
论至元、大德间诗风之转变
-
作者:王忠阁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戴表元 平淡自然 诗风 陈与义 《四库全书总目》 《元诗选》 和会朱陆 科举制度 《瀛奎律髓》 吴澄
-
描述:元代至元后期到大德间的诗坛,一变元初庞蔚豪宕的诗风,出现尚雅、尚已、重平淡自然等诸多风格并存的局面。这种诗风的转变,首先来自于至元到大德间朱陆和会的社会思潮以及自由、活跃的社会心理氛围的影响
-
从容自在笔墨间
-
作者:笑颜 来源:航空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 书帖 化境 成就 作画 名利 王安石 心平气和 最高境界 古诗词
-
描述:画的最高层次,讲究个心平气和、浑然天成。细想来,岂止作画如此,车鹏飞的字也是如此。
-
“间”字怎么读
-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声 王安石 解释 三仄调 七言绝句 第一声 空间范围 间隔 格律诗 仄声
-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竟怎么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
左赞布罗塔右奥多
-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左赞布罗塔右奥多
-
“左骖殪兮右刃伤”一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郑玄注 期刊 冬官 文章 车前 刀剑 第一 骆马 周礼
-
描述:《文学评论》今年第一期刊登刘凯鸣的文章,认为《国殇》中的“左骖殪兮右刃伤”,应释为“左骖马死,戎右被刃创”。“刃”,《周札·冬官·车前人》:“桃氏为刃。”郑玄注:“刃,
-
宋代改革中的左、中、右三派
-
作者:徐庆全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神宗 司马光 苏武 吕惠卿 当朝 苏拭 老臣 保守派 变法改革
-
描述:早在四十年代,郭沫若曾想把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三人写成一部《三人行》,郭老的大作并未问世,但这一重要线索却留给了我们。本文揭示出,王、司马、苏三人在这场政争中各自的立场、态度及其走向,使读者对当时的那场改革有更深层的了解。
-
“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略
-
作者:张懋镕 王勇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太后 《三代》 铜鼎 王后 《殷周金文集成》 战国文字 战国晚期 商代青铜器 古文字研究 《周礼
-
描述:“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略张懋镕,王勇"王太后右和室"铜鼎一件,近年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铜鼎形制:鼓腹,敛口,圆底,蹄足,耳略外撇。盖上有三环纽.通高16、通耳高16.8、足高7.1、耳高6、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