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549)
报纸(1266)
学位论文(198)
图书(170)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69)
地方文献 (213)
地方风物 (58)
红色文化 (38)
宗教集要 (25)
非遗保护 (15)
才乡教育 (11)
文化溯源 (10)
按年份分组
2010(593)
2005(300)
2003(287)
2002(266)
1997(241)
1996(262)
1987(172)
1985(148)
1983(129)
1982(106)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75)
名作欣赏(74)
语文知识(41)
中文自修(18)
社科纵横(6)
当代传播(5)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
党校教学(1)
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史断章
作者:罗克岩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王安石  张居正  屈原  马关条约  中国历史  辛丑条约  皇帝  事务  中法战争 
描述:十几年前,看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一套《二十五史》,两个字只有一粒米大,定价三百五十元,是我当时在讲台上,两个多月的口水费,但我还是兴奋地买下这堆中国几千年的米粒。米粒装在一个不大的纸箱里,十二本。十几年,就经常半粒米半粒米地数。
诗词,填山名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李白  红艳露  王安石  姑苏城  西窗烛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王昌龄  张继 
描述:~~
沈括的《梦溪笔谈》
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理论小组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王安石  淤田  劳动人民  儒家  顽固派  新历  司马光  历法  改造自然 
描述:沈括的《梦溪笔谈》
站着苏轼
作者:徐忱安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沈括  赤壁  泛读  史料  人品  公园  沉思  学习 
描述:近来学习《赤壁赋》,游览东坡公园,泛读有关苏轼史料,掩卷沉思,却难以喜欢苏轼。不喜欢苏轼的原因是说来可笑的——对近乎无瑕的王安石的反对,王安石人品无可挑剔,苏轼反对他,我就讨厌苏轼。这是典型的恨屋
“间”字怎么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声  王安石  解释  三仄调  七言绝句  第一声  空间范围  间隔  格律诗  仄声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竟怎么,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元日》《浪淘沙》
作者:郭学萍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淘沙  王安石  黄河  刘禹锡  南京方言  牵牛织女  老北京  爆竹  习俗  屠苏酒 
描述:熬一宿(xiǔ),大年初一满街走。而老南京的习俗是: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有一首琅琅上口的童谣:"娃娃呀,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南京方言"录"的音),只要你几根红蜡烛。"想起这些儿时
家秘藉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斯德哥尔摩  张居正  王安石  康有为  李鸿章  综合症  司马光 
描述: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
西阳宫
作者:聂永清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重点保护  沙溪  中华文明史  故里  永丰县  王安石  文学  撰写 
描述:年(公元629年)。
怀沙先生论诗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怀沙  《宋诗选注》  形象思维方法  新体诗  正变说  王安石  朱自清  阶级斗争  钱锺书 
描述:怀沙先生论诗……要知道形象思维不能狭隘理解,裂帛般的音响也寓有形象。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写给陈毅的信中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毛泽东
当官与弄
作者:王川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长  写文章  说真话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  人道主义  官场  王安石  郑板桥  作家 
描述:我有一位当县长的朋友写了一本《指缝中流出的歌》,岂料此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些人的惊诧。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一位当县长的人会写文章已经算是罕见的了,更何况这是他的第二本书。将当官和弄相疏离,这是近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