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1)
报纸(139)
图书(11)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5)
地方文献 (109)
非遗保护 (6)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4)
2013(21)
2012(38)
2011(26)
2009(19)
2007(26)
2006(15)
2005(12)
1996(6)
1961(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20)
中国戏剧(14)
其它(8)
艺术评论(3)
企业家(1)
语文教学之友(1)
东北之窗(1)
时代汽车(行业版)(1)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1)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1)
心访亚文 有信心打胜连任战 欣然接受特别小礼物 感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心访亚文 有信心打胜连任战 欣然接受特别小礼物 感
“润含春泽,干裂秋风”(漫论赖少其同志的绘画艺术美和人品
作者:郭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人品  百炼钢  李将军  解鞍  周亮工  版画  作品  艺术家  艺术美 
描述: “干裂秋风”,这是一种刚的, “润含春泽”,这是一种柔的, 既是百炼钢,又为绕指柔,既如“刁斗森严之程不识”,又如“解鞍纵卧之李将军”;(方亨咸语,见周亮工《谈画录》)“象如珲金璞玉”,“韵
试论曾巩散文的中和之——兼论其儒术、文词、文风的统一
作者:毕庶春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中和之  《曾巩集》  欧阳修  散文风格  散文创作  儒术  文词  圣人之道  唐宋八大家 
描述: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临川先生文集·赠曾子固》)。“三代以下之文,莫如南丰”(《荆川先生文集·与王遵岩参政》)。自宋至清,曾巩散文被收入各种文集,作为楷范,受人师法。总之,曾巩擅长于散文创作,“以文章为世师”(《曾巩集·附录·秦观著哀词》)。 曾巩散文将儒术、文词、文风三者融合为一体。其融合有渐,对此,我们不能不考察其思想的衍变及
由唐代贺知章和宋代曾巩的两首《咏柳》诗看唐宋诗之
作者:杨文斌  来源:中国纺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由唐代贺知章和宋代曾巩的两首《咏柳》诗看唐宋诗之
客观物态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北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北陂杏花》
附:()芮效卫《对批评<汤显祖著作金瓶梅考>的答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附:()芮效卫《对批评<汤显祖著作金瓶梅考>的答复》
客观物态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七绝《北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七绝《北陂杏花》
情真意深,语秀境——韦庄、晏几道词琐论
作者:周健自  来源: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情真意深,语秀境——韦庄、晏几道词琐论
以假掩真,还是真丑假?——《红楼梦》真假二字考辨
作者:徐又良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汤显祖  真假  曹雪芹  社会现象  表现形式  作者  意识形态  矛盾冲突  社会理想 
描述:本身所写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真”与“假”的冲突。
论汤显祖“以若有若无为”的作剧主张:兼析汤显祖作剧理论特
作者:龚重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作剧主张  王骥德  李渔 
描述:三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