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与动感——古诗写景艺术杂谈
-
作者:魏为秋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景艺术 古诗 造境艺术 诗歌教学 王安石 美学特征 词的使动用法 完美结合 《望天门山》 初中语文课本
-
描述:色彩与动感——古诗写景艺术杂谈
-
试论刘绍棠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
作者:张同吾 来源:东方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论刘绍棠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
论小说史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
-
作者:金汉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小说史应是小说艺术发展史
-
论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
作者:熊礼汇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欧阳修 曾巩散文 王安石 刘向 婉曲 散文史 成因 苏轼 几点看法
-
描述:在散文史上,曾巩地位很高,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历来论曾巩者,多将他与欧阳修并提,认为曾文与欧文“皆偏于柔之美”。在谈到曾文艺术风格的成因时,也多将其归结为欧阳修对他的影响,甚至有“嫡嗣”之说。此说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正于读者。
-
浅谈《答司马谏议书》的反驳艺术
-
作者:孙福源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反驳艺术 司马光 变法 演绎推理 大前提 罪状 反对者 名实
-
描述:,严密地运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大前提是:“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认为讨论任何事情都必须名实相符,名称和事实清楚了,天下的事理才能弄清楚。在确定了大前提之后,便针对
-
处变不惊 挥洒从容——浅谈上课随机应变的艺术
-
作者:覃亮生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公鸡打鸣 王安石 意外情况 课堂秩序 掌握分寸 引起哄堂大笑 阅读指导课 教学秩序 课堂意外
-
描述:处变不惊挥洒从容——浅谈上课随机应变的艺术●覃亮生一位教师上公开课,误将“详细”写成“祥细”。要下课了,这位老师才发现写错了,但他没有一改了之,反而提问:“哪位同学能指出老师板书的错误?”同学们来了
-
秦观《淮海词》的思想及艺术成就初探
-
作者:朱淡文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观 艺术成就 结构艺术 周邦彦 北宋前期 淮海 晏几道 小令 柳永 婉约派
-
描述: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综观北宋词坛,前期已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流派。一派以柳永为代表,主要创作慢词,长于铺叙抒情,词风平易晓畅、浅俗婉丽;
-
汤显祖梦境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艺术影响
-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梦境心理 形成原因 艺术影响
-
描述:汤显祖是一位以梦境描写而著称的戏剧大师。他的这一艺 术风格的形成与他本人的梦境心理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汤显 祖梦境心理的特点、造成这一心理的诸要素,并简要说明了它对于汤显 祖戏剧的积极影响。
-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艺术魅力
-
作者:段宝林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中国 乡土文学
-
描述:刘绍棠乡土文学的艺术魅力
-
典型化:也应是广播作品艺术追求的目标
-
作者:李桂俊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追求 新闻纪实 获奖作品 “这一个” 文学创作 典型性 典型环境 广播特写 精神病院 被访者
-
描述:典型化:也应是广播作品艺术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