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200)
报纸(860)
学位论文(196)
图书(148)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282)
地方文献 (89)
宗教集要 (28)
地方风物 (14)
红色文化 (12)
非遗保护 (11)
才乡教育 (11)
文化溯源 (9)
按年份分组
2011(586)
2009(487)
2005(281)
2004(237)
2003(276)
2002(252)
2001(241)
1975(46)
1974(103)
1957(19)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34)
中文自修(17)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
文物(6)
江西文艺(3)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1)
中国医疗保险(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吉林文艺(1)
试论北宋后期士大夫变法思潮与王安石变法对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的
作者:杨文  来源:西藏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士大夫  变法思潮  王安石变法  河湟  民族政策 
描述:、以攻为守、抚战结合、收复汉唐旧境,以及开拓西北边疆的民族政策的内容。王安石变法对河湟民族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军政、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增进了汉蕃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漫嗟荣辱:以王安石《金陵怀古》看怀古诗特点
作者:饶沁茹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从《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考王安石早年的水利实践
作者:陈牧川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水利思想  水利思想  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实践  实践  东钱湖  东钱湖  学士  学士  青苗法  青苗法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最伟大的成就在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胜
作者:蔡义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南村  三重  盗贼  广厦  幻想  王安石  沾湿  冻死  换韵 
描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黄庭坚诗论中“格”的深层意义
作者:付新营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诗学思想  诗论  苏轼  诗歌创作  欧阳修  王安石  以故为新  句法  气格 
描述:,而不仅仅在于、句法。只不过黄
白族姓氏堂号撷萃(下)
作者:宋炳龙  来源:大理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周文王  后裔  清朝  进士  明朝  王安石  中华民族  宋朝  世家 
描述:王家",于是以王为姓。还有一支出自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被秦国灭了之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秦山,后
短楹联妙趣多
作者:逸信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人民  袁世凯  朱元璋  杨慎  王安石  楹联  对联  太素  秀才  神童 
描述:。"刘贡父对道:"四风雅颂。"王安石夸此联道:"真乃天造地设。"
书里的朋友
作者:杨昊鸥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欧阳修  莫扎特  史记  好朋友  楚平王  故事  金圣叹  楚国 
描述:伍子胥和申包胥宋人苏籀曾记载了他的爷爷苏辙说的他大爷爷苏轼的一则逸事:"《申包胥哭秦庭》一章,子瞻诵之,得为文之法。"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左传》里面有,《史记》里面也有。不过《史记》是放在《伍子胥列传》里
摆摆他们的龙门阵
作者:叶茂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门阵  曾国藩  王安石  张居正  屈原  齐景公  官场  晏子  解缙  养马 
描述:俗话说得好啊":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官员在精彩的历史滚滚长河中,露了一脸。没有他们,我们的历史文化没有那么精彩。细细品来,这些性情棱角四现、悲苦挣扎的脸谱,实在可堪今人再次玩味。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龙门阵中谈。
古诗修辞三题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