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俗而雅——名公巨相晏殊父子的词作
-
作者:李哲理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 晏殊 晏几道
-
描述:雅 ,不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 ,是个境界问题 ,是个文心问题。含蓄深厚。雅 ,即是个境界 ,可浅可深 ,可以深入浅出。晏殊小令《浣溪沙》全词没有香艳之词 ,不见雕琢之迹 ,却自然媚婉 ,笔姿摇曳
-
移情于景 轻愁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
作者:陈万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读 《踏莎行》 移情 晏殊 春风 行人
-
描述:移情于景 轻愁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
“纯情”之浓愁与“理性”之薄愁——李煜、晏殊词比较鉴赏
-
作者:范育新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材 纯情 理性 李煜词 晏殊词
-
描述:志,真率任性,对后来的豪放词家亦有影响;晏殊词的写景抒情,委婉含蓄,开北宋婉约词风。他们词作的表现手法,在后人的词作中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为宋词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
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
作者:李保国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感伤色彩 归来 天气 伤春 惜时 简析 风流 景物
-
描述: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
笑从双脸生——谈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
作者:史华娜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晏殊 《破阵子》 词赏析 主题 妇女形象 意境
-
描述: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词中的《琵琶行》-说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
-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琵琶行》 缠头 行云 居易 蜀锦 尖新 花柳 《阳春》 主体性格
-
描述: 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
晏殊《光禄寺丞仲容公墓志》一文的发现及其价值
-
作者:谢先模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 秘书省 校书郎 圣人 书院 金陵 晏殊 新发现 仁者 族谱
-
描述:风,蔚成仁者之富。又且购求坟史,开辟黉官,集矩步之方成,劝青衿之日就。翕然芳润,施及遐迩。于时黾洛艰难,金陵割据。君始就列鼎之养,用慰高堂之欢。蹑(?)上书,叩阍获见。释褐卿士,峨冠儒流。既而中国归乎圣人,戈矛殄乎多垒。黄旗夕卷,青盖西还。君眷恋庭闱,退居里(?)。雍熙中,诏下本郡,旌其门闾。而
-
唐宋词谭-山亭柳(晏殊著)、虞美人(李廌著)
-
作者:钟仲联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唐宋词谭-山亭柳(晏殊著)、虞美人(李廌著)
-
品味时光——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的另一种读法
-
作者:高圣峰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卫八处士》 读法 新词 晏殊 品味 《短歌行》 《满江红》 文学作品
-
描述:可留"(《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云》);
-
"小园香径独徘徊"——论晏殊词作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
-
作者:孟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 惆怅
-
描述:宋代文人士大夫晏殊的词作中总是隐隐透露着一种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针对其主观情绪的外化,本文意在结合创作主体的境遇,试图从创作心理到创作行为的演变中,探讨晏殊词作中遵循的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既而从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