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09)
期刊文章(1381)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14)
图书(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29)
地方文献 (94)
宗教集要 (39)
地方风物 (30)
红色文化 (25)
非遗保护 (8)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370)
2012(410)
2011(438)
2010(765)
2009(327)
2007(112)
2006(81)
1993(15)
1984(16)
1981(15)
按来源分组
解放军报(10)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5)
宝鸡日报(4)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4)
语言文学(2)
中国品牌(1)
高中生之友(1)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1)
健身科学(1)
湖南教育(1)
越苏勾结蓄意反华的自供状 评黄早在抗美战争结束后的一次反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越苏勾结蓄意反华的自供状  评黄早在抗美战争结束后的一次反华叫嚣 (1979.04.03)  越苏勾结蓄意反华的自供状 评黄早在抗美战争结束后的一次反华叫嚣 新华社北京四月二日电  新华社
河北省高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黄有终审获无期-曾任最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物介绍 黄有,1957年12月出生,广东汕头市澄海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诉讼法法学博士。 1999年6月起,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庭庭长。2002年12月
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梁慧星:黄有案尽人皆知为何没勇气写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我给最高法的报告打50分,给最高检的打80分。”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法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梁慧星10日比较了一晚上两高的报告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的两高报告的页面上,密密麻麻地加满批注。 梁慧星说,我认为最高法的报告中有意回避了腐败问题。那么多法官出事,与法院系统有没有关系?还是只说一些
有可能全国“两会”前受审 初步认定受贿400万元 最高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法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记者日前获悉,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审查长达一年之久的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黄有一案,可能于近期由检方移交法院进入审判程序。黄有是新中国成立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受查处级别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有涉嫌贪污舞弊是新中国被免职的最高级别司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全国人大常委会昨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任免案。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有被“双规” 黄有 会议经表决,免去
常在河边走终于“湿了鞋”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有被“双开”收受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日前,中共中央纪委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黄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款;违反规定,收受礼金;生活腐化。 黄有的上述行为严重违反
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有获无期 终审未采纳高子程上诉意见,维持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报讯 据《北京晚报》报道,昨天上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有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黄有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悉,黄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法院系统因贪腐
有涉嫌贪污受贿510万元 最高法原副院长昨受审,大学同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报讯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有腐败案在河北省廊坊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检察机关指控黄有利用职务之便,受贿390万元,贪污120万元。为黄有辩护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有被免职-朱志刚被免去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公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实有2983人。 会议经表决,决定接受朱志刚辞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的
三鹿赔偿诉讼·黄有“落马”·受案数首破千万·突出讲政治-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10日下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请代表审议。针对社会各界对工作报告和法院工作中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 去年全国法院受案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意味着什么? 沈德咏说,去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总量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