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惊梦》中“晴丝”“烟丝”非“游丝”辨
-
作者:刘儒贤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丝 牡丹亭 《惊梦》 杨柳依依 信物 古代人民 垂杨 闲庭 不可分割 条烟
-
描述:赠,庭院、码头、驿亭亦多植杨柳,杨柳几乎和古代人民的生活、感情,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对那些深闭幽闺、足不出户的贵族少女们,更是其感春怀人的昔遍信物。《古诗十九首》中“郁郁园中柳”,王
-
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
-
作者:钟林斌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之恋 六朝志怪 《搜神记》 《太平广记》 《牡丹亭》 魏晋六朝 《搜神后记》 文言小说 小说史 灵魂不灭
-
描述: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至深。
-
关于《太平寰宇记》中“莫愁湖”记载的考辨
-
作者:夏振明 胡凤英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于《太平寰宇记》中“莫愁湖”记载的考辨
-
评陈爱莲在舞剧《牡丹亭》中的“编”与“演”
-
作者:胡尔岩 来源:舞蹈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评陈爱莲在舞剧《牡丹亭》中的“编”与“演”
-
乐中魁首“牡丹亭”——海岛特有的丝竹锣鼓形式
-
作者:王霖 来源:乐器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丝竹锣鼓 海岛 民族文化 诸问题 地区电视 丝竹乐 乐队编制 崇明岛 学术会议
-
描述:中也曾经提及。故而今把本人的调查探究心得布之,以供同好参阅。 (一)“牡丹亭”的起源及称谓消代道光、咸丰年间,“瀛洲派”(又名“崇明派”,
-
探究《牡丹亭》中蕴含的感性资源——兼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作者:张春蕊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中晚明 中晚明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感性资源 感性资源
-
描述:一批所谓“狂人”,而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至情”之说在其《牡丹亭》中显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牡丹亭》这部作品,旨在通过这部作品来探究中晚明时期的审美文化的特点并进
-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
“枕中一梦”的嬗变——从《杨林》、《枕中记》到《邯郸记》
-
作者:吴海燕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枕中一梦 枕中一梦 《杨林》 《杨林》 《枕中记》 《枕中记》 《邯郸记》 《邯郸记》
-
描述:通过对《杨林》、《枕中记》和《邯郸记》的比较来考察“枕中一梦”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的嬗变情况以及作品间的承继因袭,从而挖掘体味作品流传嬗变后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奇”的精神分析研究
-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性 戏剧形式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奇”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
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字刍议
-
作者:唐雪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古代戏曲 《娇红记》 《红蕖记》 《红梨记》 《紫钗记》 戏曲剧名
-
描述: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字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