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45)
报纸(74)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5)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88)
红色文化 (20)
地方文献 (17)
宗教集要 (14)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70)
2013(57)
2012(87)
2011(93)
2010(62)
2009(70)
2008(52)
2007(60)
2002(28)
1992(10)
按来源分组
语文天地(8)
中学语文(8)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2)
短篇小说(原创版)(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1)
阅读与鉴赏(1)
芒种(1)
江苏政协(1)
高考金刊(1)
做人与处世(1)
浅谈苏轼的世界观
作者:王治业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思想  佛老思想  性格特质  王安石  佛道思想  “乌台诗案”  儒家思想  建功立业  世界观  处世哲学 
描述:浅谈苏轼的世界观王治业一据史料记载,苏轼初次进行科举考试,就上了二十五篇《进策》,这些文章代表了苏轼当时的政治主张,在《策略》中,他分析了当时形势的危急及原因,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政治观点
苏轼的政治态度剖析
作者:陈启汉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司马光  统治阶级  三十年  保守派  旧党  利害冲突  北宋  大地主 
描述:,也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这场党争的复杂性也就更突出了。苏轼毕生的政治生涯都是在这场复杂曲折的党派斗争中度过的,因而他的政治表现不能
苏轼词二首浅论
作者:梦河纳仁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者  宋神宗  王安石  苏轼  风流人物  赤壁之战  周瑜  团聚  消极思想  描写 
描述:生活方面,丧妻(这时作者妻子王弗死去已经十一年)别子,同时又和亲人不得团聚已经多年。当时,作者的心情是很郁闷的。所以,
苏轼诗研究》评议
作者:周清泉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诗  苏轼  知人论  作家创作  艺术风格  王安石变法  政治抒情  作品  创作道路  创作发展 
描述:地研读之后。考察苏诗每个创作时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及其创作上的得失,进而探讨其诗歌的创作道路,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其社会意义和艺术风格,才可能认识其真正面目,也才可能历史地、实事求是地给予它以文学史上应有的评价。”对苏诗研究所体现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是本书显示的第一个特
苏轼诗歌的艺术渊源
作者:谢桃坊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渊源  苏诗  陶渊明  艺术风格  欧阳修  韩诗  刘禹锡  诗话  韩愈  王安石 
描述:杜,晚喜陶渊明”(《东坡先生墓志铭》).陈师道说:“苏诗始学刘禹锡,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晚学太白,至其得意则似之矣”(《后山诗话》).张戒说:“苏子瞻学刘梦得、学白乐天、太白,晚而学渊明”(《岁寒堂诗话》卷上).刘克庄却以为:“坡诗略如昌黎”(《后村诗话》、
苏轼的“密州三曲”
作者:张忠纲 董利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熙宁变法  北宋前期  苏轼  王安石变法  知州  密州  悼亡词  中秋词  婉约词 
描述:先生《瞿髯论词绝句》论道;“猎余豪气勒燕然,月下悼亡忆弟篇。一扫风花出肝肺,密州三曲月经天。”本文试以三词为例,着重论述一下它们在苏轼词创作及整个词史上的地位,希望能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重视。
读《苏轼新论》
作者:陈迩冬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研究  王安石变法  作者  马列主义  学术研究工作  以诗为词  新时期  具体分析  二十年  词作 
描述:,我还看到,作者能自觉地把马列主义作为犀利的武器去攻克研究工作中的各项“老大难”问题,成绩显著。其研究工作的质量是不可低估的。
苏轼苏辙名字的含意
作者:周晓玲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苏辙  名字  车前横木  保守派  苏洵  王安石  政治斗争  司马光  建功立业  山东淄博 
描述:苏轼苏辙名字的含意
我奉王安石与苏轼为师
作者:海笑  来源:南方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奉王安石与苏轼为师
苏轼、苏辙的庐山真面目
作者:武汉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辙  苏拭  顽固派  变法派  司马光  真面  庐山  神宗  青苗法 
描述:政治路线。由于二苏善于投机,巧于伪装,特别擅长于利用黑笔桿制造反动舆论,颠倒是非黑白,蛊惑了人心,篡改了历史,因此他们在北宋反变法的逆流中,起了一般顽固派不能起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长期以来,他们的两面派面目没有被揭露。他们享有的“文名”,掩盖了他们反动政客的本色,他们混淆是非的言论,造成了历史的误解;历来的封建文人、资产阶级的学者及反动政客对他们的吹捧,不仅洗刷了他们的罪名,而且给他们戴上一个又一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