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82)
报纸(622)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2)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34)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4)
2011(502)
2010(489)
2009(437)
2006(326)
2004(212)
2001(218)
2000(147)
1993(114)
1984(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7)
抚州师专学报(68)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古代公文用词例析(下)
作者:眭达明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公文  用词  外交文书  王安石  隋文帝  资治通鉴  和平状态  分裂时期  明世宗  公文写作 
描述:陈主使"出访陈朝(即南朝陈代).
大脚定江山
作者:凌眉  来源:祝你幸福(午后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元璋  明朝  王安石  智慧  幸福  利害关系  命令人  爱情  聪明  元律 
描述:人人都说我的大脚定江山,没有我,就没有他朱元璋,也就没有大明朝。但我最骄傲的,不是我定了这江山,而是定了我和他之间的幸福。
王姓中国第一大姓
作者:长弓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王安石  周平王  鲜卑族  安东都护府  文学家  百家姓  分析显示  洛阳  东晋 
描述:王姓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 据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名家笔下的意象描写
作者:杨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十年  王安石  麦子  意象描写  乡愁  北宋  高粱  本虚  诗词  月亮 
描述:诗词荟萃1.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北宋〕王安石《孤桐》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
“明月”和“黄犬”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秀才  和尚  金黄色  蝴蝶  听后  小虫  寺庙  月亮  点头 
描述:有一天,王安石来到一座寺庙,见墙壁上题有一首诗: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对诗的一、二句点头称赞,但当他看到三、四句时,便皱起了眉头,很不高兴地说:荒唐!这是谁的手笔?
诗意地生活
作者:刘靖澜  来源:大舞台(双月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  每个人  心境  生命  王安石  选择  陶渊明  态度  现实  美感 
描述:生命之于我们,也许都是一样的,然而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是千差万别的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我认为,应该是一种诗意的生活。何谓诗意,不少说法是:像诗里表
从王勃的“广告词”说开去:小议“外江(江西)人”在两宋的崛
作者:朱向前  来源:百花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黄庭坚  散文集  山歌  两宋  幕阜山  沉静  王安石  王勃  外江 
描述:当今传媒时代,人人事事都讲究打个广告什么的。君不见,连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几乎都变成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广告大比拼。但说实话,虽然它们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字字千金,却没几句能入耳入心的,声光电画——再配上动漫也是白搭。比起古
马语者(组诗)
作者:祁人  来源:诗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海湖  小孤山  半月刊  油菜花  拇指  祥云  长江  历史  王安石  曾国藩 
描述:马语者——写给祥云的云我见过许多地方的云却没有哪一朵.像你离我这么近
雷人语录
作者:洛里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升级  白马  大学  读书  说明  小灵通  小偷  奥特曼  高考录取  王安石 
描述:1.拆东墙补西墙之升级版:拆别人的墙补自己的墙。2.白马啊,你死哪里去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啊!3.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心胸太狭
谈谈对偶修辞
作者:夏飞  来源: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方式  对偶  修辞方法  王安石  对联  对仗  桃符   
描述:概念介绍对偶也叫做对仗,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俗称对子。对联用的就是对偶修辞方法,对联的源头是门神,后来演变成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