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4)
学位论文(122)
报纸(39)
会议论文(36)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55)
宗教集要 (71)
地方文献 (41)
才乡教育 (29)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59)
2011(80)
2009(81)
2008(77)
2007(52)
2006(62)
2005(38)
2000(34)
1999(36)
1998(3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9)
宋代文化研究(5)
艺术教育(3)
时代文学(2)
书海(1)
池州学院学报(1)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少林与太极(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戏曲艺术(1)
《南华真经》注疏群体的“雅”“俗”音乐美学观浅探
作者:李雄燕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美学  庄子  成玄英  陈景元  美学主张  宋代  审美主张  注解  注疏  真经 
描述: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尽管《庄子》提到了"俗"文艺审美主张,但在音乐上,却是主张崇雅抑俗的。
高扬的赤子本真之美:论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说的美学意蕴
作者:沈玲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本真之美 
描述:关人格美的范畴,肯定了善实现后的美是一种大美与全美。在罗汝芳心中,人是天地之中最可贵的,人之中有赤子之心的人更是贵中之贵,而具有赤子本真之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足以成为道的担当者。
从《答吕姜山》《与丁长孺》看汤显祖小品文的美学特色
作者:刘英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汤显祖小品文  历史文化背景  创作审美特色 
描述:小品发展至晚明而趋于极盛,呈现出了崭新而鲜明的审美特质。作为晚明小品创作繁盛时期的一朵奇葩,汤显祖的小品文是其文学主张的积极创作实践,有着鲜明的美学特质和独树一帜的真、灵特色。
临济的禅学思想
作者:伍林  来源:法音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分别  禅学思想  临济宗  三界  曹洞宗  初步探讨  主观能动性  性作用  佛法  学人 
描述:临济认为,出家学佛法的人为要求得解脱,生死不染,去住自由,必须对佛法有真正
李觏思想研究
作者: 思想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李觏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作者:金春峰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哲学  陆象山  朱熹思想  心即理  道德本心  意识系统  天地生物之心  本体  “本心”  意识状态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
李翱思想批判
作者:杨荣国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翱  感性与理性  中庸  思想影响  人之道  圣人之性  陆象山  宋儒  唯心  思想体系 
描述:也”。又韩愈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而李翱亦这样说“:吾所以不协于时而学古文者,悦古人之行也;悦古人之行者,爱古人之道也”。可见他两人不仅关系很深,而且韩愈给予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
作者:章军华 李小兰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本心  本心  易简  易简  礼乐  礼乐  德教化  德教化 
描述:南宋礼乐有述仁义、宣扬德教化的思想 ,其复古周礼乐的意识与强烈的复古思想倾向成为社会主流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继承孔孟礼乐仁义德化传统 ,其“易简”与“本心”学术论点是从荀子礼乐论述中演绎而来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作者:金春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刘壎的古文思想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文坛  刘壎  古文思想 
描述:宋元之交的江西文坛,出现了两股文学风潮:一是刘辰翁的奇险,二是谢枋得的悲壮。刘壎在此基础上批判吸收,提出了自己的古文思想:文章应该出于自然,反对刻意仿古,也反对刻意求新;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重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