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18)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72)
地方文献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25)
2011(483)
2010(479)
2009(429)
2003(235)
2001(212)
1996(217)
1994(202)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50)
学苑教育(7)
群众(4)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作家(1)
中国医疗保险(1)
金刀错
作者:杉灵  来源:武侠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子  武侠小说  男子  王安石  吕惠卿  男人  京城  刺客  点头  声音 
描述:少年壮怀天下志,一袭雪衣临风涛。身居庙堂忧黔首,力压众怨推青苗。塞外凄寒风沙苦,为谁嗟叹青丝少。世若沧海人若萍,孤窗剪烛听更老。旧时人物新颜笑,相思红豆枉然抛。最是沉沉无欢梦,经年旧事生蔓草。浮生一场空欢喜,情到浓时情转薄。可怜红颜化蝶去,岁月倥偬冷金刀。
“烧钱游戏”何时休
作者:舒锋  来源:中国政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戏  新闻发布会  诸葛亮  沂南县  临沂市  司马迁  董仲舒  王安石 
描述:葛亮、王安石
绕头诗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豪  宋代  形式  苏东坡  长桥  蝴蝶  白鹭  秦观 
描述: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
语不惊人死不休:漫谈高考作文如何炼词炼句
作者:韩延明 王丽萍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炼词  词语  鲁迅  王安石  曹雪芹  文学史  遣词造句  简洁  语言 
描述: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炼词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之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
论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越与世俗性
作者:蒙丹阳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文化意识  性格  人生境界  人格形象  后世文人  诗词  王安石  普通人 
描述:完美的东西使他的人格形象变得更加亲切、可爱,让千百年后的我们通过阅读他留下的众多诗文、笔记、札记仍能感受到他生命的温度。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作者:李祥良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智慧  爱智慧  王安石  境界  试题设计  蟋蟀  道德正义  翰林学士  解决实际问题  司马光 
描述: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炼字炼句我也行:《千锤百炼为一“绿”》教学反思
作者:张西红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教学反思  炼句  炼字  《泊船瓜洲》  语文第九册  北师大版  王安石 
描述:《千锤百炼为一“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韵味”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短文讲述了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及作者为换一个“绿”字所经历十几次的反复修改
点金成铁(外一篇)
作者:赵丽宏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蓝印花布  唐人  唐诗  批评  麻纱  欧阳修  名句  中国  春风 
描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名师课堂古诗词“互文拓读”观照
作者:徐初苗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  纳兰性德  观照  王安石  深度与广度  古诗词教学  大屏幕  引导学生  文本解读  前文本 
描述:"互文拓读"是在阅读活动中,当前文本关涉过往文本,两者之间"相互敞开、相互接纳、相互包容、互相滋养"的过程,形成一种言说的张力和场域,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广阔的文化话语空间,使文本解读与对话获得更具品质的深度与广度。在当下的古诗词教学中,"互文拓读"越来越成
北大藏西汉《老子》简识小
作者:刘洪涛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大学  老子哲学  西汉时期  国际汉学  汉学研究  试刊号  王安石  马王堆帛书  无名  中国语言学 
描述:2009年初,北京大学获赠一批西汉时期的竹简,共计3300余枚。11月5日,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召开,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12月初,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国际汉学研究通讯》(试刊号)发表了韩巍《北京大学新获西汉竹书概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