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嘉中王安石参与议榷茶问题
-
作者:高启明 高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榷茶 宋政府 河南大学 茶法 专卖制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欧阳修 江南 江东
-
描述:《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在论述王安石嘉年间的政绩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嘉四年废除榷茶法,王安石是否参与?废除的范围如何?王安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议茶法》一文和《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
-
从悲凉中见炽情——读王安石《桂枝香》词
-
作者:黄南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 炽情 桂枝 中华民族 基色 个体生命 画图 中国古代艺术 翠峰
-
描述:。惨
-
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两句翻译的质疑
-
作者:王伟丽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翻译 王安石 文言文教学 质疑 高中语文 语文课本 无所适从
-
描述:能理解,但在第三段的几个句子的翻译上,却产生了分歧。第一句是该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中的“于是”,有的认为是承接上文的记游,直接译为“于是”,也有人认为应译为介宾短语“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我认为。在这里直接译为“于是”更恰当。没有必要把它看成古今异义“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
-
东西近代化比较视野中的王安石变法--以国家问题为中心的新考察
-
作者:陈伟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市民社会 国家与社会 近代化 宗族社会 国家问题 比较视野 现代社会 马克思 国家权力
-
描述:方的不同命运。
-
历史复习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以“王安石变法”一课
-
作者:钟汉尧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性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
描述: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改变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复习方式,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只有共同构建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才能使历史高考复习实践活动产生应有的效果。
-
关于减轻学生学习历史负担的几点思考:从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得到
-
作者:王秀娟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减负增效 王安石变法 启示
-
描述:针对初中历史“主科中的副科”这一特殊地位,从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措施“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中得到了启示,并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情分层次教学三个方面,就初中历史学习中的减负增效作一探讨。
-
“读书”与“视书”
-
作者:雷抒雁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读书方法 墓志铭 文字 状元 文通 陆游 汉字 学习 原因
-
描述:内容是指“读书”。原因是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书本。而且,对于那“读”,还有不少汉字作
-
君子身边小人陪
-
作者:徐怀谦 来源:啄木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君子 权威 原因 文字 安国 老人 开明书店 事业 参知政事
-
描述: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君子是君子,小人是小人,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固然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即君子不容于小人,小人不容于君子,可是更多的时候是君子的身旁总有小人陪伴
-
宋朝的剩男剩女
-
作者:梦舞飞扬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七十年 女青年 单身 科举 原因 王安石 知识链接 赵匡胤 宋真宗
-
描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是嫁不出去或娶
-
宰相做事也多难
-
作者:顾伯冲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宰相 商鞅 王安石 阶级观念 体制 改革成功 皇帝 既得利益 原因
-
描述: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这样的想做事、能做事的宰相,生前事业开展得轰轰烈烈,一旦倒下,却狼狈不堪。每每重温历史,欲究其原因,过去按照阶级观念来分析,大多数人肯定会直指那个时代、那个体制、那个皇帝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