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版《牡丹亭》北大首演,总制片白先勇认为—— 传承昆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牛春梅
“梦回莺传,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院深深……”昨天下午,北大百年讲堂响起咿咿呀呀的水磨腔,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传奇再次上演(如图),主角却不是资深的专业演员,而是去年3月启动的北大昆曲工作坊里的一群大学生,他们为这个剧排练了三个月。
校园版不输职业剧团
“昆曲工作坊和校园
-
相约寮步“牡丹亭” 消暑菜为你降火 寮步新闻记者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食是旅行的重头戏之一,五一出游欣赏完靓丽的风景后,能够享受一顿美味佳肴,让这种特别的美味在舌尖萦绕,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在寮步,无人不识牡丹亭,并不是因为《牡丹亭》这出戏有多精彩,而是因为牡丹亭
-
偷窥牡丹亭昆曲入画,可以是灵魂的陷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her Painting】
一冲眼看,以为是《霸王别姬》里的某个场景,当然,那画的是昆曲。幕布显隐的瞬间,灯光薄薄地打在即将出场的演员身上,在幕后窥看,既是受困心灵的欲望出口,也是自满灵魂的陷阱。这就是李青的《觅》(局部)。
#迷醉昆曲#
李青/28岁/双
-
带着青春版牡丹亭》华丽而至白先勇娓娓道来他的昆曲梦我做的是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白先勇几次来杭州,都是因为青春版《牡丹亭》。
昨天,青春版《牡丹亭》在杭州开新闻发布会,74岁的白先勇又赶来当“义工”,在江南会中式风格的小楼里,他娓娓道来的,全是昆剧。
白先勇
-
从《牡丹亭》的满园春色到《长生殿》的秋色斑斓,爱情花园走过
-
作者:孙旭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学、戏剧中,花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场 所,涉及到爱情的作品往往伴随着花园的出现。在这些作 品里,花园或作为叙事的背景,或作为抒情的融媒,已不仅 仅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几乎是一个带有结构性寓意的 “意象”。中国文学、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和园林景象 剪不断、理还乱,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园林
-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作者:万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地域性 地域性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全球化 全球化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
描述:《牡丹亭》的文化解读,对当代社会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做一些思考。
-
传承与改良:解析三山会馆版《牡丹亭》的服装造型
-
作者:刘若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传统 传统 改良 改良
-
描述:曲淡雅、含蓄的艺术追求。
-
用“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浅评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李玢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 “青春” 昆曲 昆曲 经典 经典
-
描述:由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新颖的姿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青春版《牡丹亭》在改编后所独具的一些特点,阐明昆曲艺术的文化价值及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
-
从《牡丹亭《闺塾》》看明清女性私塾教育
-
作者:刘瑾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私塾 女性私塾 教育 教育 《牡丹亭《闺塾》》 《牡丹亭《闺塾》》 明清 明清
-
描述: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
-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牡丹亭·游园》赏析
-
作者:臧德明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青春觉醒 青春觉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
描述:《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这一出由六支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脉搏,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