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我逍遥过百春
-
作者:赵广兰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诗歌 寿世保元 养神 寡欲 细读 乐意 高血压 闲暇 清代
-
描述:闲暇之际,翻阅清代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书中有一首"养寿诗歌"曰:"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
徐必常印象
-
作者:苑坪玉 来源:理论与当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西清诗话 欧阳修 菊花 印象 诗歌 朴素 毕竟 屈原 园林
-
描述:落英”的句子。故其变法虽利国利民,却换得朝野一片骂声。
-
《文苑英华》续《文选》特征及原因探析
-
作者:何水英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昭明太子 编纂体例 文体 编纂者 王应麟 收录 诗歌 萧统
-
描述:文选》为蓝本。此观点被普遍认可,如《四库全书总目》言《文苑英华》"梁昭明太子选撰《文选》三十卷,迄于梁初。此书所录,则起于梁末,盖即以上续《文选》。其分类编辑,体例亦略相同,而门类更为繁碎。则后来文体日增,非旧目所能括也。"只在体例上看法与胡维新稍有差异,
-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
作者:史慧芳 来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唐诗宋词 学生 思考 诗歌 晏几道 中国文化 讲解 选读 教学过程
-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久唱不衰,厚积之后,是对一个人修养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饱览幽深的中国古文化瑰宝,无疑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本。
-
菩萨蛮
-
作者:王安石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艺术形式 生活情景 政治家 唐人 才性 赏析 诗歌 新月 心志
-
描述:】这首词最值得称道的是集诗句为词这一艺术形式。这是王安石的发明。唐人丰富的诗歌遗产
-
看打油诗鼻祖写诗
-
作者:李颜垒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打油诗 语言风格 王安石 俗语言 白居易 诗歌 杜甫 开创 文豪 新世界
-
描述:大文豪王安石写诗的时候,常常苦于无处下笔,他说,"世间好语言,尽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语言,尽被乐天道尽"。就是说,世界上好的语言都被杜甫说完了,而通俗的语言也被白居易写尽了,只要一提笔,便觉得自己的话都是多余。想要在此中寻求突破,标新立
-
欧阳昱《关键词中国》序
-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欧阳 出版发行 小说家 翻译家 语言 作家 诗歌 批评家
-
描述:言的《关键词中国》即将
-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
从余秋雨散文看散文发展
-
作者:宫照敏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文学分类 “文章” 《周礼》 “文” 文采 记载 诗歌
-
描述: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散文是文学四体之一,除了另外三种文体,其余的都可算是散文。
-
周礼兴衰影响下情爱婚恋的多重变奏:谈《诗经·国风》的婚恋诗
-
作者:张进科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恋诗 爱情婚姻 周礼 诗经研究 女子 情爱 国风 诗歌 精神取向 礼乐文化
-
描述:《诗经》中的《国风》大部分是来自民间的吟唱,它们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成为那个遥远的时代先民们心灵倾诉和苦乐表白的载体。在《国风》160首诗歌中,爱情婚姻诗占了绝大多数篇幅,不同地域的民间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