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与象山精舍
作者:胡青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象山书院  学生  黄宗羲  南宋书院  全祖望  讲学    学案  白鹿 
描述:以张宣公、朱子而盛,而东菜之丽泽、陆氏之象山,并起齐名,四家之徒遍天下,则又南宋之四大书院也。”(《鲒埼亭集外篇》卷四十五)四大书院,各具特色。特别是陆九渊,他在象山期间是陆最为昌盛的时期,黄宗羲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作者:张建仁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思想  哲学家  象山先生  分析研究  书院  教育活动  杨简  居士  教育家 
描述:贵的教育遗产,在今天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研究。
朱熹和陆九渊的学术胸怀
作者:雨农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学术观点  学术研究  岳麓书院  学术问题  著名教育家  白鹿洞书院  学派  象山 
描述:陆九渊讲学之地。但
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出版
作者:景峰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综合分析  教研室主任  书法家  思想研究  陆九渊  出版社  讲师  哲学家  新观点  哲学思想 
描述:政教系哲学教研室主任、讲师李之鉴著的《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一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大量考证和综合分析基础上,详细而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的哲学思想,提出了
陆九渊顿悟教学法初探
作者:袁征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杨简  教学法  慧能  朱嘉  语录  佛教禅师  鹅湖之会  禅宗  慈湖 
描述:认真研究两派不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由于朱熹的教学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方法,容易被人们接受;又由于他死后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推崇,影响很大,所以对朱子教学法的研究较多,肯定也较多,而对陆九渊教学法的研究却
陆九渊家族及其家规述评
作者:许怀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氏家族  家族成员  宗法制度  封建社会  家规  聚居  家长  义门  物质生活条件 
描述:构,明白它们究竟怎
陆九渊谈学习和读书
作者:暂无 来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验教训  思想史  气的作用  中国教育  独立思考  学生读书  提出疑问  无志 
描述:陆九渊谈学习和读书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豫章)人,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家。他认为学习和读书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立志。学习首先必须立志,否则学业难成。“学者须先
陆九渊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
作者:赵德志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修养  伦理原则  道德观念  哲学体系  逻辑结构  朱熹哲学  思想  心与理  世界本原 
描述:少一些思辨性,但这并不等于它本身没有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相反,陆九渊是经过一系列繁烦的哲学论证,才得出心为世界本原
朱熹和陆九渊的异同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世界本原  认识论  人性论  客观精神  伦理观  系列问题  知觉  封建伦理 
描述:鹅湖会上,朱熹指斥陆九渊太简,陆九渊指斥朱熹支离。这次争论主要集中在认识论上,但也表现了他们之间在世界本原论、人性论、伦理观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一、朱熹把独立于人的知觉之外的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
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
作者:刘辉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丈夫”精神  发明本心  “义利之辨”  心即理  理想人格  探析  上卷  哲学基础  人生修养 
描述: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