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康斋意向性诗歌的理学意境分析:观物清心
作者:邹建锋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与弼  康斋  诗歌  道德修养  心灵世界 
描述:康斋是明代儒学杰出的教育家。本文以康斋诗歌中的月亮、白云和梅花为分析对象,分析其深厚的道德涵养工夫、独特的光明人格和高大的圣贤气象;并与同类诗歌相比较,来挖掘15世纪中国儒家刻苦独立的清修意境,籍
“孔颜之乐”在元代理学中的价值意蕴:澄境界论探析
作者:吴立群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颜之乐  孔颜之乐  元代理学  元代理学  特殊意义  特殊意义     
描述:身立命的支柱。
高格灵鸟的盛世悲音:论清代嵩梁诗之“鹤”意象
作者:周芳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嵩梁  病鹤  经世之志 
描述: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意蕴非常丰富。
天缘电子总经理宏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今年将:强化技研资源整
作者:三木  来源:音响改装技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宏观环境  总经理  资源整合  电子  营销战略  强化  品牌  市场目标 
描述:2010年,惠州天缘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战略“组合拳”让人眼花缭乱。近日,本刊围绕天缘电子2010的成就及2011年的市场目标对天缘电子总经理宏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采访中,总在对行业宏观环境、市场
宝迪“当八十”和几枚光绪小天罡应是假币:和强、刘延文等先
作者:易勇军  来源:新疆钱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疆钱币    假币  光绪  鉴定  2010年  文章  大钱 
描述:在《新疆钱币》2010年第四期期刊上,新疆焉耆的强先生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枚咸丰元宝宝迪局“当八十”大钱,材质红铜。在文章的开始,先生虽用了“因不辨其真伪……,
李绍华 徐春芳 王金榜 杨继新 华山 樊玉媛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春节展华车,大众名牌赠老爸。 小弟刚添新现代,大哥宝马已归家。 村头夜舞 巨屏电视村头挂,一曲探戈夜幕拉。 男女双双随曲舞,欢歌直到月儿斜。 王金榜 西江月·春过稻场湖 岸列婆娑垂柳,风吹碧绿清泉。稻场湖畔正耕田,喧闹机声一片。燕子呢喃暖树,蜜蜂嬉戏花间。渔家厂建港渠边,透过新桥即见。 南街村 豫南崛起亿元村,林立琼楼布局新。 十里园区花竞秀,四方广场树争春。 人民共富为标尺,马列箴言作指针。 一代中枢操稳舵,惊涛骇浪不迷津。 杨继新 郊〓游 布履青衣兴漫游,林荫大道接田畴 山光迤逦洲头骛,水色氤氲陇上鸠。
“所有制和产权理论”学术研讨会暨宣恭教授从教6O年庆典综述
作者:贺东伟  来源:经济学动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产权理论  庆典活动  所有制  教授  综述  2010年  厦门大学 
描述:度评价和热情赞扬。
彤教授新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出版
作者:舒迅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学实践哲学  科学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  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系统科学  科学技术 
描述:,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宝迪“当八十”和几枚光绪小天罡应是假币:和强、刘延文等先
作者:易勇军  来源:新疆钱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宝迪“当八十”和几枚光绪小天罡应是假币:和强、刘延文等先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
作者:邱瑶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桥坑农民剧团  生存现状  传承  发展 
描述:民剧团在传承及发展宜黄戏的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及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力图通过这一具体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戏曲面临的同样问题。本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江西宜黄戏当代发展背景、桥坑农民剧团结构与运行机制、该剧团具体演出过程、该剧团演出的宜黄戏之音乐形态分析以及该剧团在传承与发展宜黄戏中所遇诸类问题的文化阐释。第一章:宜黄戏的当代发展概况。这是桥坑农民剧团及宜黄戏生存现状的语境(context),分为复兴时期与衰落时期。第二章:细致、全面地记录和分析桥坑农民剧团的结构与经济运作。结构部分包括:剧团人员、加入剧团与教学两部分;经济运作包括签订合同、选择剧目、演出生活与经济情况四部分。第三章:完整记录桥坑农民剧团的实际演出过程。包括演出前、后的相关仪式及演出中的程式三部分。第四章:分析桥坑农民剧团目前所演出宜黄戏代表剧目的音乐形态。通过分析其程式性运用及音乐特征,对该剧团所唱宜黄戏音乐的声腔及器乐曲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梳理,理论性归纳其主要特征。包括主要声腔(二凡与西皮)、次要声腔(文南词)、器乐曲牌三部分。第五章:深入分析桥坑农民剧团之所以传承宜黄戏的原因及其在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通过历史、社会、个人的三维角度,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进行思考。结语: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目前宜黄戏主要传承力量的全面考察,对桥坑农民剧团及其所承载剧种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窥视中国戏曲的现状,引起人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