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织人生的梦
-
作者:陈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生涯 娘子军 汤显祖 演员 观众 戏剧 人物性格 电影制片厂 导演 舞台
-
描述:,是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刘赵黔与那个时代同步,她与琼花对上了号,不需“表演”,叫人一看刘赵黔就是琼花,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刘赵黔不等于流浪女海英
-
“生”“旦”“净”“丑”由来考释
-
作者:吴金夫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角色 考释 戏曲舞台 宋杂剧 扮演 胡应麟 演员 代称 丑角
-
描述:我国戏曲里的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究其由来,解释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兽名说。这一说以明代的周祈为代表。他在《名义考》卷五里说:“今角戏有生、旦、净、丑之名,尝求其义而不
-
昆剧的故事
-
作者:刘厚生 来源:地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山腔 演员 汤显祖 故事 士大夫 牡丹亭 魏良辅 孔尚任 表演艺术
-
描述: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艺术上最成熟,影响最深远的剧种之一。
-
从其他谈到川剧《情探》的编剧技巧
-
作者:沙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魁 川剧 戏剧性 剧作家 节奏 现实主义 演员 汤显祖 文学语言 舞台性
-
描述:川剧《情探》是四川赵熙在民国初年创作的。剧本的故事虽然仍取材于南曲的《焚香记》,但《情探》一折的写法完全是新的创作。从技巧上,无论在人物的刻画,矛盾的处理,剧本的结构,情节与戏的结合等等方面都超过了元明清的剧作家,尤其在文学语言上既是古典词曲体,但又不象南曲那样咬文嚼字,而是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
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与高宇同志商榷
-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宜黄腔 海盐腔 牡丹亭 昆山腔 戏曲导演学 表演艺术 导演艺术 戏剧艺术 演员
-
描述:是我国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人,及其剧作腔调原为宜黄腔,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兹提出看法如下:
-
主要演员应是主要演员
-
作者:端木仪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员 电视剧 拍摄人员 话剧 剧目 名字 剧团 电影 广告 同义重复
-
描述:,真怪稀罕的。不过类似这样的广告,近来却屡见不鲜。就和电影、电视剧介绍参加拍摄人员的文字片来越来“丰富”、越来越长一样,演出广告上登演员名字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来越长、越来越多了。要么,索性一个演员
-
临川才子宜黄戏
-
作者:万作义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海盐腔 戏曲家 《牡丹亭》 演员 弋阳腔 梅兰芳 戏神 宜黄腔
-
描述:戏曲家汤显祖的故乡临川,地近宜黄(一说“二黄腔”即出于此),而宜黄一地在汤显祖时代就有海盐腔的戏班子。然而宜黄戏得以发展为宜黄新腔,当是以受海盐腔的孕育而成的。讲到这里,首先不妨欣识一下几句这样的诗
-
身背琵琶走四乡
-
作者:蒋云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弹 沈凤喜 姻缘 演员 茶馆 工农兵 听众 剧团 文艺工作者 舞台
-
描述:自从去年十一月份苏州广播电台播送了我的长篇评弹《啼笑姻缘》之后,我就陆续不断地收到了各地听众好几百封来信。这些信的内容都是热情洋溢的赞扬,期望和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桐乡卜院有一位听众接连写了二十多封信,恳切的邀请我去卜院演出,他说: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听众
-
寻访“活郭槐”——记上海京剧著名演员张达发
-
作者:张伟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院 《狸猫换太子》 演员 艺术标准 工宣队 戏剧表演 成熟感 白玉兰 “样板戏” 排练厅
-
描述:颇吸引人的成熟感。我对他的直率很感兴趣。“对得奖这件事,我认为首先要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得这个奖。还要遵循艺术标准。检验我是否够这个奖。当然,获奖是一种荣誉,是领导、评委、观
-
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
-
作者:高宇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演员 戏曲导演学 舞台演出 牡丹亭 宜黄腔 表演艺术 莎士比亚 导演艺术 地方戏曲
-
描述:万个传统剧目,每个戏的最初演出又是从哪里抄来的呢?那些流传至今的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中许多卓越的属于导演艺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