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晏词之比较
-
作者:宋邦珍 来源:清云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花间词 宋词 意象
-
描述:二晏词之比较
-
晏殊的梦词
-
作者:刘相微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情 思 景
-
描述:晏殊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在晏殊现存词集《珠玉词》中,晏殊抒发了作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限思考。而这种“情”与“思”在晏殊的梦词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
“画图省识春风面”的“省”字应是婉词:“省识”是“不识”的
-
作者:郑细石 来源:速读(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词 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
描述:“画图省识春风面”按“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新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注释不妥,本人赞成旧版人教社教材解释为“不识”,因为它是婉词。
-
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
作者:李廷锦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
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
作者:杨忠广 来源:学语文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
昆曲之美——案头与场上——记白先勇关于昆曲《牡丹亭》曲辞赏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赏析 赏析 世纪初 世纪初 蔡元培 蔡元培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
-
描述:北京大学一向重视人文教育,具有悠久的昆曲传统。上世纪初,在蔡元培校长的倡导下,大批挚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将昆曲引入讲堂。2009年,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东方语言暨文化研究系荣退教授、著名作家白
-
诗词欣赏:晏殊《浣溪沙》赏析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中国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诗词欣赏:晏殊《浣溪沙》赏析
-
情景交融的佳作:晏殊《破阵子》赏析
-
作者:黄鑫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破阵子》 情景交融
-
描述: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可以体会大晏词借助这种手段创造出温润秀洁、含蓄蕴藉的风貌与幽深绵渺、浑成雍容的艺术意境,更好地品味《珠玉词》的艺术魅力。
-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其歌曲辞云:
-
文短理透力盖凡响——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赏析
-
作者:郭向星 来源:当代传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因如此 文字 王安石 孟尝君 句子 赏析 词句 观点 写作 鸡鸣
-
描述:驳倒一种传统的观点是不易的,而用简短的文字又令人信服地驳倒传统的观点则更难。正因如此,王安石的《读〈盂尝君传〉》才成为历久传颂的写作名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益之雄耳,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