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两周青铜器铭文 旅彝 陈设 Zhou Li Zhou Dynasty bronze ware inscriptions lü vases to display
-
描述: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周礼中的「人民」
-
作者:赖祥蔚 来源:华冈社科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周朝 西周 周公 人民 权利 义务 城邦 编户齐民 王安石
-
描述:周礼中的「人民」
-
周部落的图腾应是母羊
-
作者:胡长青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腾 母羊 部落 周族 古羌族 学术界 后汉书 西羌 推断 原始
-
描述:原始的周部落以羊为图腾,目前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但一般论者多从古羌图腾推断,从而导出周之认羊为图腾。我认为这是欠妥的。古羌族与周族的图腾并非尽同,周族的图腾不能笼统地说以羊为图腾,而应确切地说是以
-
荀子与周礼之关系-以威仪执持为考察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威仪 周礼 性恶 Xunzi 荀子 Confucian weiyi 威仪 Zhou Li 周礼 human nature
-
描述:荀子与周礼之关系-以威仪执持为考察中心
-
《文体刍言》研究
-
作者:唐晓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刍言 吴曾祺 笺注 文体学 涵芬楼
-
描述:该书的基础上,对其作者、成书时间以及版本略作考证,并系统探究其文体论渊源、文体学思想以及在文体学史上的地位,以期将其价值彰显于世。
-
“道学”与汤显祖的文体选择
-
作者:程芸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学 文体选择
-
描述:汤显祖的思想相当驳杂,“道学”是最值得重视的因素。“道学”形而上的内在精神超越,赋予了汤氏独特的“思想者”气质,并进而影响他的文体选择。其古文理想和曲体价值观,均显示出重道德理性的传统“杂文学”观
-
网络新文体
-
作者:国文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文体 红楼梦 毛衣 网络 音乐 法语课 乐和 象征意义 录音机 黄鹤
-
描述:咆哮体——多用来自嘲,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让人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
-
辞语考释刍议
-
作者:章锡良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本 中华书局本 《周礼正义》 辞书释义 《搜神记》 张煌言 《六十种曲》 南北朝 王子安 手板
-
描述::‘柳节下是州将,何须我复鞭板。’”(《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册第606页)。 “鞭板”本义指鞭子和手板,不错。可是“借指参预征战”,似无根据,为了“祛惑”,要对有关辞语,须再作一番考释。两例均为
-
关于苏轼的“辞达”说
-
作者:孙民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辞达说” 王安石科举改革 “一道德”
-
描述:纠正了当时“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
-
关于《归去来辞》写作的时地问题
-
作者:贺崇明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写作时间 想象 王安石 欧阳修 文章 古今 景物描写 问题 作者
-
描述:《归去来辞》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王安石也推崇它为“南北文章之绝唱”。可是由于文中描写的春天景象与《序》后落款的时间“十一月”不合,是以古今学者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