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20)
报纸(612)
图书(105)
学位论文(100)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84)
地方文献 (172)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182)
2008(193)
2004(112)
2001(81)
1998(92)
1996(82)
1993(51)
1984(51)
1966(2)
1940(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39)
古典文学知识(18)
学术月刊(16)
学语文(5)
文史哲(4)
云南图书馆(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天津中医药(1)
新东方(1)
江西现代戏剧事业的开拓者——纪念石凌鹤同志诞辰100周年
作者:刘云  来源:老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事业  江西省  剧本创作  采茶戏  开拓者  戏剧家  汤显祖  郭沫若  西厢记  演出 
描述:一石凌鹤,1906年6月20日生于江西乐平县大田村,原名石联学,笔名凌鹤,今年是他百年诞辰。石凌鹤同志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江西现代戏剧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戏剧家。他在1926年大革命时期即在他的家乡参加了革命斗争,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
西厢记诸宫调
作者:闻克  来源:曲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诸宫调  作品结构  解元  崔莺莺  封建礼法  汤显祖  传奇  曲词  蓝本  包办婚姻 
描述:不羁的文人,通过作品也可以看出他有蔑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法的先进思想。
汤公寻梦文化之旅
作者:李小菊 刘祯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牡丹亭  纪念馆  昆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十番  表演  梦文化 
描述:江遂昌召开的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有幸重走先圣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雁荡山猴茶
作者:丁福昌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雁荡山  隆庆年间  遐迩闻名  乐清县  《清稗类钞》  云雾茶  矿物质营养  汤显祖  山茶叶  岩石缝隙 
描述:庆年间(公元1567—1572)《乐清县志》记载:“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龙湫背清明采者极佳。”《雁山志》中说:
昆曲的那些事
作者:苏晔 刘文峰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魏良辅  家班  女乐  杜丽娘  明代  汤显祖  园林  演出 
描述:。不仅仅是想象的意绪,明代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有道:"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也是乐师,死后就葬在昆山,也许,在唐代宫中雅乐和昆山之间有一种亲密联系,那可能是昆曲的前世,它的悠长和隐秘使我们心向往之。早期昆曲史上更为实在、突起而醒目的关节点是名叫魏良辅和梁辰鱼的两
温故而知新:俞为民先生的学术追求
作者:解玉峰 张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追求  南戏研究  宋元南戏  南京大学  明清传奇  古籍出版  戏曲  戏曲研究  汤显祖  中文系 
描述:俞为民先生,1951年3月19日生,浙江余杭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79年12月,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戏曲历史及理论专业,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钱南扬先生。1981年12
论明清传奇的“文备众体”:兼说“传奇体”
作者:杨兴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文备众体  唐传奇  桃花扇  传奇家  孔尚任  传奇体  汤显祖  戏曲研究  千字文 
描述:唐传奇的研究者们对于宋人赵彦卫有关唐传奇的一段论述应当是耳熟能详的: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
明清传奇研究的世纪回顾
作者:王汉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汤显祖  作家作品研究  世纪回顾  传奇作品  中国戏曲  桃花扇  长生殿  元杂剧  戏曲 
描述:继元杂剧之后,明清传奇作家群英辈出,诞生了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一批在戏曲史上千古不朽的伟大作家,出现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一大批杰出的传奇作品,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
晚明传奇散论
作者:叶晓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传奇  自我技术  王国维  散论  戏曲研究  宋元戏曲  文化语  晚明  牡丹亭  汤显祖 
描述:序王国维《宋元戏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然何以骚独钟于楚,赋独钟于汉?骈语独钟于六代,而诗独钟于唐
梁廷楠剧作浅探
作者:刘荫柏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廷楠  戏剧理论  唐明皇  毛奇龄  小四梦  杨玉环  学海堂  杂剧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描述:梁廷楠(1796—1861)是清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字章冉,别号藤花主人。广东省顺德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副贡生,任澄海县训导,越华、越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学长,广东防海书局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