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1)
报纸(111)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8)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29)
2003(14)
2001(11)
1999(22)
1998(20)
1997(20)
1992(14)
1985(8)
1981(4)
1980(4)
按来源分组
读书杂志(3)
中国文化研究(2)
东岳论丛(2)
奋斗(1)
收藏(1)
史学集刊(1)
华夏考古(1)
书摘(1)
衡水晚报(1)
瞭望(1)
为《吴虞集》出版几句话
作者:唐振常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吴虞  虞集  出版社  四川人民  文字  民族文化史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胡适 
描述:,人民水深火热,出路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于欧风美雨.人们感觉到
阳明心学与汤显相“至情”
作者:黄万机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阳明心学  生生之仁  至情 
描述:的影响。[著者文摘]
孔子诗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作者:刘春雪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无邪”  “诗言志”  周礼  孔子  价值取向 
描述:孔子生活在用诗的时代,他的"思无邪"是从春秋实用角度对《诗三百》道德教化价值所作出的评价,是对诗的价值判断。其"诗言志"之"志"是指用诗人着志,是理性的、功利的,但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来说,这个"志"又是限定杂"思无邪"观念之下的。
孔子诗的思想立场与思维方式
作者:刘春雪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达政”  “诗可以兴”  “周礼” 
描述:生活在"礼坏乐崩"时代并以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为己任的孔子,重视诗的功用价值,以"达政"为诗的意义基点和出发点。具体的实现途径就是以"兴"为思维方式,以道德伦理、礼义为价值归向,通过"兴"将未必尽符
浅议王安石《字》的文字学价值
作者:李燕杰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右文说 
描述:《字》作为一部字书,以“右文说”解字,世多诟病,根据笔者的对比统计发现《字》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对许多新字多有收录,释字全面详细,解释方法对比前代字书也有创新之处。
汤显祖“才情”的理论内涵及其思想渊源
作者:储炎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才情  理论内涵  思想渊源 
描述:损"才情"。汤显祖的"才情"主张导源于六朝"情采",这使得汤氏的剧作乃至诗文带有六朝文学的某些特点;另外,这又使得作为公安派先驱的汤显祖与袁氏兄弟在文辞的审美趣味上分别显现着华美与平淡的不同追求。
黄京羲\汤显祖“至情”比较
作者:雷斌慧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汤显祖  至情 
描述:将黄宗羲、汤显祖“至情”比较,可加深对黄宗羲“至情”说的理解。黄宗羲“至情”扎根于性情之辨。黄宗羲、汤显祖“至情”之同在于以“真”为内核,以“灵”为外观,以“神”为桥梁。黄宗羲、汤显祖“至情
郑侠:向皇帝实“画”
作者:白培春  来源:中国税务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  皇帝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描述:郑侠,是北宋时期一个地位卑微的京城守门小官员,因为斗胆向皇帝说了实“画”,反映百姓的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闻名。
浅谈汤显祖“唯情”的美学意蕴
作者:薛明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趣 
描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晚明文学革新中的“童心”
作者:李婕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革新  童心  王阳明  罗汝芳  本体  汤显祖  袁宏道  文学家  孟子  思想家 
描述:新思想所包含的学术底蕴。一、王阳明的"心性""童心"这一概念就词源学上看,虽也可溯于老子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更与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