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62)
报纸(636)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32)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426)
2011(487)
2010(479)
2009(430)
2008(374)
2006(317)
2004(211)
2001(212)
2000(142)
1992(97)
按来源分组
领导文萃(17)
成才之路(7)
产权导刊(2)
财会月刊:理论版(2)
科技智囊(2)
广西财务与会计(2)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描述:思想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治世理念的不同,坚持“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变法原则的苏轼与过分强调法令严明的王安石新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造成二人政治立场的长期对立。终使苏轼纠缠于变法的政治漩涡
关于“药店”由来的小典故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药店  典故  王安石  自然灾害  中医史  变法 
描述: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他虽然表示"夭变不足畏",但看到那么多病人痛苦的样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当他得知病者缺医少药,有些人又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时,更是百感交集。这时,有人提出建议
君子之争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政治观点  王安石  变法 
描述:为什么要这样做7司马光在政治上的理解比王安石要深刻得多,在为变法问题斗得死去活来之后,司马光留下了这样的见解,基本可以概括他对王安石一生的看法:“介甫无它,唯执拗耳。”王安石在痛恨司马光之余由衷地说
中华百杰图传·理财巨匠 经改大将 王安石
作者:宜真 徐迅  来源: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华百杰图传·理财巨匠 经改大将 王安石
理财以农事为先──论王安石发展农业振兴财政的举措
作者:赵云旗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农业政策  财政收入  农业收入 
描述:理财以农事为先──论王安石发展农业振兴财政的举措
王安石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理财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政治家  改革家  理财  国家财政  财政思想  国库收入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继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的变法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理财入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选人用人等,但重点是如何管理好国家财政,因为财政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
王安石变法的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
作者:李裕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政治体制  王安石变法  监察机构 
描述: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伟大的改革开放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的比较
作者:刘晓江  来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比较  比较 
描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持续至今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强大的又一次重大的改革实践,与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相比,毫不逊色。以史为鉴,才能明得失
基于王安石变法的实施分析变法的消极影响
作者:吕鸿翔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实施  消极  内忧外患 
描述:北宋熙宁二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实施变法.那么,浩浩荡荡的王安石变法为何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呢?本文针对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实施途径进行探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南宋理财家李椿年与“经界法”的推行
作者:龚汝富 姚小建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官僚地主  豪强地主  产业性质  王安石  赋役制度  业主  田产  登记制度 
描述:南宋“措置经界”不仅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地政管理史上的重大举措。由于它旨在清理土地占有状况,抑制诡名挟户,实现产税均平,因而遭到豪强地主阶级尖锐的反对,措置经界的中心人物李椿年也因此倍受攻击和迫害。尽管豪强地主阶级百般仇视李椿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