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88)
报纸(1898)
学位论文(586)
图书(133)
会议论文(10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98)
地方文献 (209)
地方风物 (123)
非遗保护 (88)
才乡教育 (43)
宗教集要 (26)
红色文化 (15)
文化溯源 (11)
按年份分组
2010(370)
2009(318)
2008(300)
2007(245)
2006(223)
2005(146)
2002(149)
1998(91)
1991(56)
1984(49)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7)
东吴法学(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法律与生活(4)
人民法院报(4)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3)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3)
语文教学与研究(2)
武大国际法评论(1)
钟山(1)
王安石行政改革思想研究
作者:张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行政改革  机构改革  人事改革  财政改革  教育改革  王安石 
描述:,这四章是本文的重心;第六章研究了王安石行政改革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集中在: 1、王安石的机构改革思想。以往对王安石改革的评价称他忽视了对机构的改革以至改革失败,但从王安石的著作中
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研究
作者:刘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诠释学  本体  工夫 
描述:,理学家们主要对“道德何以可能”进行回答,于是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分别提出各自的理学思想。陆九渊作为“工夫时期”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本体时期”对“道德何以可能”的回答,同时对“道德何以
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研究
作者:魏娇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教化  启示 
描述:,如教化、古代社会教化和现代社会教化的概念。第二部分详细的介绍了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的形成背景,综合社会环境、仕途生涯和教育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介绍了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天人关系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刘英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存心伦理  责任伦理 
描述:的内在面向,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工夫存得本心、证觉心体;“存心伦理”还有一个“为人”的向外发用的面向,强调禀有天地之理的人们应该在社会角色中按照责任伦理行动。“存心伦理”的两个面向是互相贯通的一体两面。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奠基于“心即理”这个基本命题。“存心伦理”作为实践的学问,关键在于“何以做成”。人们要破解“物欲”、“意见”的遮蔽,并通过立志、读书明理、师友互助、复其本心等方法证觉心体,以实现生命展开同天地、自然运转和谐而不滞。我们通过陆九渊的“为人之道”、“为人之教”、“为人之政”的阐发,说明“存心伦理”如何发用于人群社会、伦常日用之中,以践行责任伦理。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是落实于生活实践中的生命的学问。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发生了变迁,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存心...
叶适管理思想研究
作者:汪圣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度  宋孝宗  王安石  朱熹  书卷  北宋末年  思想研究  统治者  叶适  科举 
描述:,而今以多为累;自昔之所患者,兵不多也,而今以多为累;自昔之所患者,法度疏阔也,而今以密为累;自昔之所患者,纪纲纷杂也,而今以专为累”。在这四条之中,最重要的是纪纲以专为累。
法学研究 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作者:王威宣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法学研究 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朱熹与陆九渊德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杨露 董伟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德育思想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均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作为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道德教育也都十分重视。两位思想家的德育理论体系不仅对宋代德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德育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德育教育。
王安石与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杜善永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民族关系思想  比较 
描述:要地位.
谭纶海防思想研究
作者:张玲玲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纶  抗倭  海防思想 
描述:一位抗倭英雄,更是一位军事理论家。本文对其抗倭总结出来的海防思想进行概略的评述分析。
杨炳武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彦明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杨炳武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