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6)
报纸(34)
学位论文(13)
图书(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4)
地方文献 (104)
红色文化 (14)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26)
2007(22)
2006(11)
2005(14)
2003(8)
2002(18)
1999(9)
1988(2)
1985(4)
198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
戏曲研究(8)
语文知识(2)
抚州师专学报(2)
文史杂志(1)
晋阳学刊(1)
中华文化画报(1)
志一出版社(1)
语文天地(1)
励耘学刊(文学卷)(1)
瓷器市场关注热点从明清转向唐宋有专业人士表示,两宋、元朝极
作者:许悦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瓷器市场关注热点从明清转向唐宋有专业人士表示,两宋、元朝极
明清文人元代诗学观之考察——以胡应麟、顾嗣立为例
作者:杨亮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诗学观  胡应麟  顾嗣立 
描述:元代诗歌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接唐宋,下启明清。明代胡应麟和清代顾嗣立对元代诗学批评贡献最为显著,其诗学批评思想和研究角度对后世研究者的影响极大,目前元代诗学研究仍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对其研究
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 (荷兰)包
作者:聂德宁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外贸易史  巴达维亚  海外华商  荷兰东印度公司  明清时期  中国与东南亚  包乐史  贸易网络  华人  网络研究 
描述: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 (荷兰)包
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荷兰)包乐史
作者:聂德宁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外贸易史  明朝  清朝  海外华商  贸易网络  书评  《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 
描述: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荷兰)包乐史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明清之际宜兴曲家群体及其家族传承:以吴炳、万树为中心
作者:殷亚林 常雯婕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兴  曲家群体  家族传承 
描述:江南名邑宜兴在晚明到清初涌现了很多词曲名家,曾形成著名的阳羡词派,而其曲家群体虽未成派,亦颇具规模和影响.该曲家群体不乏吴炳、万树等优秀代表,且具有鲜明而稳固的地域性和家族性特征.
千古风流数临川:评罗传奇、张世俊主编的《临川文化史》
作者:白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些时候。根据目前考古发现,远在新石器时期,临川区域就有先民活动。这一地区是中国有名的才子之乡、文化之邦,自古以来“山川融结,舟车云集,控带闽越,襟领江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公元七世纪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云“光照临川之笔”,原指东晋时在临川任过内史的古诗人谢灵运,或指任同一职的古书法家王羲之。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歌的鼻祖,也是临川文化的最早播种者;而王羲之“专心苦练以成名”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更对后世临川士于起着勉励的巨大作用。不知中华大地是否特别钟情于临川?三个世纪后,王勃的话得到了应验。从北宋起,临川文化显彬彬之盛,人才辈出,光照学坛,风流千古(隋唐五代临川没出现什么大人物,但大书法家颜真卿、大诗人戴叔伦、大词人冯延已在此为官做宦)。“北宋词坛的报春花”曼殊及其子晏几道,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时的...
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书法艺术大师舒同的传奇翰墨人生
作者:冯都  来源:情系中华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书法家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中国  中国 
描述: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书法艺术大师舒同的传奇翰墨人生
书坛大师曾内定执掌台湾——王云飞忆舒同传奇人生
作者:吴永强  来源:资料信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书法家  中国  台湾省  生平  王云飞 
描述:他参加过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他曾被中共中央内定为首任台湾省委书记:他曾被开国领袖毛泽东赞誉为“马背书法家”;……他就是中共元老、著名书法大师舒同先生。舒同夫人、耄耋高龄的老人王云飞,日前欣然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忆述这位名留党史、军史和当代书法史的传奇人物之人生历程。[编者按]
从唐传奇《霍小玉传》到“上昆”版《紫钗记》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传》  《紫钗记》  传奇  艺术表现方法  戏曲剧目  审美趣味  伦理思想  审美态度 
描述:时代精神和人们的审美要求进行变异。因此从唐传奇到上昆《紫钗记》,实际上形成了四个差异相当大的霍小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