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峻雄厚宕之《始平公造像记》——兼论对当前碑派创作的思考
-
作者:李进学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像 创作 魏碑 康有为 书法艺术 思考 碑学 李瑞清 龙门二十品 笔法
-
描述:有几十载的习魏经历和对魏碑的深刻感悟,他对《始平公造像》如何认识,他对当前魏碑创作有何看法,他对魏碑创作有何思考……相信您看完本文后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
江西派诗人谢逸、谢(艹过)、韩驹生卒年考实
-
作者:王兆鹏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卒年 生年 江西诗派 政和 逸生 墓志铭 宋词 考实 中书舍人 宋人
-
描述:江西诗派诗人谢逸、谢(艹过)兄弟之生卒年和韩驹的生年迄今无确考。兹据勾稽所得,试予考证。一、谢逸生卒年考欲考清谢逸之生年,先须考实其卒年。《全宋词》、昌彼得
-
新死亡诗派《诗》七人诗选:陈道辉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作品 诗选 诗派 死亡 天使 感受
-
描述:天使与乌有的游戏……可能是我假想的躯体还给一块空地升起梯子我感受着如同在光亮与潮湿之间舔舐新鲜血液“可以是与旷空浪费的白色相似。”
-
派本院书记官邹斌等兼任最高法院临时庭书记官由(二十一年十月
-
作者:暂无 来源:司法院公报 年份:193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派本院书记官邹斌等兼任最高法院临时庭书记官由(二十一年十月
-
明“七子派”后学论宋元诗:以末五子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王逊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子派 李维桢 胡应麟 前后七子 宋元 六朝 文学史地位 诗必盛唐 诗歌史 唐诗
-
描述:明七子派的理论主张被归纳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这一概括不免偏狭,就诗而言,当是"古诗以汉魏为师,旁及六朝;近体诗以盛唐为诗,旁及初唐"①,但对于宋元诗,他们则毫无例外的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
江南曲圣俞粟庐(贰) 叶派唱口真嫡传
-
作者:唐葆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松江 汤显祖 士大夫 牡丹亭 曲家 唱法 魏良辅 生卒年 南曲
-
描述:杜丽娘产生了强烈共鸣,竟然伤心断肠而死。消息传到汤显祖那里,使他十分感动,当即作了一首哀诗道:"画烛摇金阁,珍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汤显祖的《牡丹亭》当时是否用昆腔演
-
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
-
作者: 宋 晏几道 张草纫导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宋词 选集
-
描述: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
-
略论赵长卿词与宋代俗词的发展
-
作者:陈庆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俗词 俗词 元曲 元曲
-
描述: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及杨海明撰写的《唐宋词史》等对于赵长卿词都未曾提及。一位在《全宋词》中存词339首的词人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却总是被评论者忽略不计,这一现象本身就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产生这一现象
-
伤感与虚幻——小山词词心发微
-
作者:曹章庆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感 虚幻 《小山词》 晏几道
-
描述:小山词中主要存在着伤感与虚幻两种情感心态。这两种情态,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怀才不遇、蹉跎沦落或苦恋离情、风流云散的伤感;以及“欲而不得”或“得而复失”的虚幻。而这种虚幻,主要是通过“梦幻”、“醉酒”两种
-
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学观及词作风格
-
作者:邱昌员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词学观 词作风格
-
描述:发展方面,开了“雅词”之先河。尤其是他们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感悟、喟叹使词作表现出厚重的思致性,初步开发了词体抒怀述志的功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和豪放词风的创立是有深刻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