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8)
报纸(84)
图书(7)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5)
地方文献 (27)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7)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49)
2013(13)
2012(11)
2011(23)
2008(13)
1997(8)
1995(5)
1993(7)
1984(7)
1981(7)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4)
黔东南日报(2)
风景名胜(2)
湖南教育(2)
中国民族(1)
恩施日报(1)
淮北晨刊(1)
武汉晚报(1)
中文自修(1)
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1)
熟悉又陌生的老地方 ■ 陈剑虹/文 黄松/摄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蹑手蹑脚,我们像是随意进入别人院子的路人,在细雨霏霏的日子里,没有预约地闯入了这个陌生的老地方。 我撑着伞走过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氤氲在雾气里有一缕梦中萦绕过的气息,凝聚在撑起的小伞上。仿佛一直是这样的细雨,在我的梦中满溢出来,散落在每一丝缝隙里,渲染得瓦房顶油黑发亮,有如水墨画里走出的风景。
潮屋柱语 □ 彭妙艳/文 黄松/摄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传统潮汕建筑,以其材料组成而归属木石结构建筑。而其重要构件——柱,则扮演木石兼而有之的角色。 本来,潮汕古建的柱,通常也是采用木材制作。后来因为潮汕气候潮湿,木柱易蛀易朽,而且因为社会经济逐步发展,所以渐渐为石柱所代替。清代中叶以后,只有少数巨富以楠木之类良材为柱,借以张扬高贵与富裕,像榕城北
书写“石头的史书”——读黄松的潮汕民居建筑摄影□曾建平
作者:曾建平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建筑的文化价值一直称为“石头的史书”,潮汕民居的“史书
芷兰斋跋黄永年跋·嘉靖本《白氏文集》
作者:韦力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唐代白居易撰,明嘉靖间伍忠光刻姑苏钱应龙重修本。钤印:彭城江畬子藏书画图记。 黄永年题记 唐会昌五年(845)白居易作《白氏集后记》云:“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订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
市长亲赴高校“争”成果:夏立华专程拜访哈医大,并与校党委
作者:贾超时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长亲赴高校“争”成果:夏立华专程拜访哈医大,并与校党委
钓鱼的乐趣扬大附小六(11)班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老家。在老家,我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儿,最有趣的还是去乡下表叔家钓鱼了。 表叔叔去年承包了个鱼塘,有30亩大。为了更好地照料鱼塘,表叔他们一家都搬到了鱼塘那儿去住。 我到表叔家的鱼塘边,看到那里有成千上万条的鱼,这些鱼有的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有的自由自在地
  民国二年(1913年),李焕章因不堪簿烦劳、公务繁忙
作者:暂无 来源:西海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民国二年(1913年),李焕章因不堪簿烦劳、公务繁忙,便与家人商量,找一处别业,在西宁营造一所住宅。此时正好城北一带有空地,李焕章便买下地皮,筹资督工,大兴土木,修盖宅院。终于,在西宁北大街中段
上溪乡刘绍父子独资建平政石桥
作者:罗振国 刘金泉  来源:井冈山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振国、刘金泉 永丰恩江大桥由北面的济川桥和南面的平政桥连接而成,该桥始建于元朝至元年间,经历了浮桥、木板桥、石墩梁木桥、石拱桥四个阶段,先后遭水、火、兵毁10余次,近600年后,终于建成了石拱结构的恩江大桥,桥长355.75米,北段桥面净宽5.3米,南段桥面净宽4.5米,桥高9.5米,跨径10
四百年前昆曲经典是啥模样?-苏州女儿将奇书《纳楹曲谱》译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李婷 昨天下午,《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纳楹曲谱》出版研讨会暨首发式在中国昆曲博物馆举行。诞生于四百年前的昆曲经典从古老的工尺谱“化身”为简谱,再加上汤氏原文学剧本里的念白、角色
获奖者可赴汤显祖故里探访 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立方”
作者:暂无 来源: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晶报讯(记者 丁为民)全媒体阅读潮流扑面而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和晶报社联合推出“立方”活动,通过对一本经典书籍《牡丹亭》进行多样化的、立体式的阅读,包括赴作者故里走读原剧,让更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