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我演杜丽娘的一点体会
-
作者:沈昳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姹紫嫣红 《牡丹亭》 昆剧 昆曲 惊梦 闲庭 寻梦 中国古典戏曲 梅树
-
描述:《牡丹亭》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最崇高的艺术圣殿,演《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则是我魂牵梦绕的憧憬与渴望。
-
《牡丹亭》之结局与杜宝
-
作者:尚永亮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函授教育 文科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之结局与杜宝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海源园林别墅中的绿色曲调
-
作者:林小峰 来源:园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美 朱家角 牡丹亭 绿色 海源 园林别墅 古典园林 昆剧 景观 自然环境
-
描述:时间:2010年的某个周末地点:上海古镇朱家角北首西井街,镇上最大的庄园式百年古典园林——课植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
-
说文学作品中的“鬼”——兼评陈树荣的《鬼姐》
-
作者:连枝 詹世烺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古代文学 艺术成就 唐人传奇 蒲松龄 文学作品 清代小说 牡丹亭 小说月报 主要原因
-
描述:在此书作者蒲松龄笔下,写了不少成功的孤鬼形象,那种“刻镂物情,曲尽世态”,“各出其情,状无所隐”(蒲立德《聊斋志异序》)的艺术成就,是此书具有历时不衰的引人魅力、久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这些事实说明,以狐鬼为题材,或住作品中有狐鬼形象或情节,是不会妨碍作品获得成功的。因为它们的作者
-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
论“牡丹亭”
-
作者:马杰敏 来源:蒲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古代戏曲 中国 牡丹亭
-
描述:论“牡丹亭”
-
论“牡丹亭”
-
作者:邓魅英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家
-
描述:明代津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公无一五五〇——六一七)的杰作‘牡丹亭’,
-
杜凉夜的花样年华
-
作者:沈沧眉 来源: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样 女主角 牡丹亭 桃花 故事 京剧 戏曲理论 明清之际 言情小说 历史比较
-
描述:关于《杜凉夜》,有一个被雪藏的题目版本,叫做《杜凉夜的花样年华》,但是在将要翻开的文中,你会发现,除了与《花样年华》这部电影同样华丽丽的悲情哀怨调调外,情节等方面几乎没有太大的联系。
-
杜丽娘及其他
-
作者:姜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青年女性 封建礼教 崔莺莺 追求爱情 程朱理学 爱情故事 伟大精神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出生入死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封建礼教和高贵人性的矛盾,歌颂了青年女性憧憬自由、追求爱情的伟大精神。《牡丹亭》的主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朱明王朝为了维护封建特权
-
论杜丽娘的爱情观
-
作者:叶树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爱情观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 林黛玉 崔莺莺 程朱理学 人性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其中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