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55)
报纸(1118)
学位论文(175)
图书(173)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98)
地方文献 (64)
红色文化 (53)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11)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6)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595)
2010(546)
2009(483)
2007(404)
1996(229)
1994(209)
1985(129)
1982(78)
1981(63)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71)
皖江晚报(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安庆晚报(2)
白城日报(2)
中华书局(2)
艺谭(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精通”历史的孩子
作者:阿呆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慈禧  恺撒  历史课  精通  孙中山  王安石  回答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睡着了,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回答说:"他们都是宋朝人
关于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三夕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陶渊明  分析方法  诗歌作品  王安石  套板反应  钱锺书  界限  宋诗派  创作与鉴赏 
描述:为我们所借鉴。
也谈《泊船瓜洲》中的“绿”
作者:冯德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绝句  泊船  杨万里  严羽  文学作品  晚唐  读者想象  苏黄  春风 
描述:"荆公绝句最高,得意处高出苏黄"(严羽),"五七字绝句难工,唯晚唐与介甫最工于此"(杨万里)。王安石的绝句最工,这首《泊船瓜洲》便是其"工"的名篇;而其中"绿"字
酒色财气赋新意
作者:欧方强  来源:椰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国计民生  苏东坡  相国寺  礼乐  饮酒  建设  交易  利己  宋神宗 
描述: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在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佛印和尚挥毫,题写起"酒色财气诗"来: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席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江南
作者:何成钢  来源:散文诗世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母亲河  吴侬软语  蓝印花布  重新发现  桅子花  运河  王安石  龙井茶  阳澄湖 
描述:江之南,纵横交错的水塘河浜,永远横卧着古老的石桥,像一道道雨后的彩虹。桥堍两翼对立楹联,寄寓着风调雨顺的期许。桥下还有人和伞,鱼鹰和栀子花,竹笠和卖竹木器的担子,都在潋滟的水影中晃荡摇曳。
炒股莫学韦小宝
作者:孔庆东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凯恩斯  菊花  美国股市  经济学家  西风  总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园林 
描述:苏小妹她大哥,一次去拜访国务院总理王安石。等待接见的功夫,苏老大看到书案上写着半首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世界上凡是当大哥的,有时候都免不了爱逞个能惹个祸啥的。这位苏老大
2007年高三历史综合测试题
作者:汪瀛 张文芝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三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主义  中国国际地位  社会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  司马光  王安石  希特勒  西方列强  亚太地区  中国历史 
描述:2007年高三历史综合测试题
蝉晚上到底叫不叫
作者:郑明  来源:新长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昆虫学家  读者  夜间  荷塘月色  看法  删除  王安石  表态 
描述:不叫
名篇佳联脱胎趣话
作者:鹤翔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脱胎  王维  落花  王安石  王勃  初唐四杰  庾信  色彩  咏梅  创造 
描述:古人有许多炼字名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言简意赅,促人奋进。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作者:虞尚元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唐宋诗歌  风格差异  黄庭坚  创新发展  宋代诗人  丰腴  苏轼  比较分析  王安石 
描述: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唐宋诗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