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53)
报纸(784)
学位论文(111)
图书(88)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80)
地方文献 (147)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10)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368)
2012(292)
2009(253)
2006(192)
2004(114)
2000(109)
1999(108)
1996(91)
1989(55)
1987(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1)
学术月刊(15)
中国文学研究(9)
东方艺术(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8)
中州学刊(6)
天津社会科学(5)
蒲松龄研究(4)
枣庄学院学报(2)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徐渭的生平及其《四声猿》刍议
作者:张志合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科举制度  徐渭  张氏  嘉靖  文字  汤显祖  王骥德  生平  曹操 
描述:骨,独字句平
欣赏·必要的距离(戏剧审美通俗谈之二)
作者:冯健民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欣赏  戏剧家  演员  杜丽娘  艺术家  观众  心理距离  汤显祖  欣赏者  物我 
描述:布洛在一九一二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艺术中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的文章。在这篇有名的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审美要素--审美的心理距离。由此,他
明清美学主潮概观
作者:姚文放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美学理想  美学思想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  汤显祖  近代美学  公安派  小说美学  明清 
描述: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戏曲
王骥德与吴江派
作者:徐扶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吴江派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明代戏曲  戏曲家  冯梦龙  曲律  戏曲语言  中国戏曲 
描述:”。接着点出沈璟的传人,有吕天成、叶宪祖、王骐德、冯梦龙、范文若、卜世臣、沈自晋,共八人,算是主要成员。我们知道,沈自晋是沈璟的族侄。那末,他把当时这些戏曲家,都列为吴江派的主要成员,是否出于亲属关系,夸大事实,以图替沈璟捧场呢?因无确证,不敢妄断。但他这样说,决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因为,在当时,还有一些戏曲家,如顾大典、史槃、汪廷讷、沈自徵、胡遵华
王骥德是吴江派吗?
作者:夏写时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吴江派  汤显祖  批评史  内容丰富  万历年间  学术争鸣  中国戏剧  古代戏剧  曲律 
描述:得失,并在这个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王氏《曲律》,实际上是对于沈、汤二家争论的总
论陆云龙的文艺观
作者:孙一珍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型世言》  陆云  文学作品  汤显祖  文学创新  袁中郎  文艺观  审美价值  《辽海丹忠录》  袁宏道 
描述:他所写的序多近百篇,几乎每篇诗、文、小说都有眉批,所有的小说和绝大分部分诗、文有篇末评。这些序、评、批点,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颇富独到见解,形成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观。
《牡丹亭》的因袭和创新
作者:徐朔方  来源:剧本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作品  古代戏曲  现实主义  矛盾冲突  话本  爱情故事 
描述:一话本,而提到关系不大的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的故事。前者见《搜神后记》卷四,后者见《异苑》卷八。
谈戏剧的抒情性
作者:唐育寿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性  戏剧家  戏剧性  戏剧创作  观众  剧作家  曹禺  汤显祖  作品  窦娥冤 
描述:创作,所以能强烈地扣
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改编本  杜丽娘  冯梦龙  作品  爱情故事  柳梦梅  万历年间  钱谦益 
描述:一、汤显祖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研究《牡丹亭》的改编,不能不从简略地探讨一下《牡丹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开始。《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今天几乎已成定论。论断的根据是作品的基本情节。自《牡丹亭》问世后
对中国叙事文学理论的重新认识:金圣叹文法论纲
作者:董国炎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圣叹  八股文  文法  小说评点  水浒传  明末清初  汤显祖  程朱理学  袁宏道  因文生事 
描述: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叙事文学理论成就估计不足,甚至认为叙事文学理论是近代以后传入的。本文认为,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文法论,已使中国叙事文学理论初具体系。本文首先对文法论进行正名,论述其基本价值取向,其意义、影响及地位。其次,简捷描述了文法论的基本结构及内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