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曾巩对韩愈诗歌的接受
作者:倪惠颖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韩愈诗歌  接受 
描述: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初的学韩思潮中,曾巩诗法韩愈,继承了韩愈“气盛言宜”、“不平则鸣”的主张,以文为诗,以赋为诗,继欧阳修之后,对宋调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作者:杜广中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诗歌创作  曹操  钟嵘《诗品》  悲情  艺术  《宋书》  《魏书》  《诗薮》  胡应麟 
描述: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乾隆三大家咏王安石诗歌比较
作者:鲍衍海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隆三大家  乾隆三大家  咏王安石诗  咏王安石诗  风格比较  风格比较 
描述:分析了乾隆年间三位著名诗人赵翼、袁枚、蒋士铨咏王安石的诗作,认为,在三位诗人咏王安石的诗中,赵诗客观公正,充满理性;袁诗认识主观,拘泥于流俗;蒋诗比较客观,但有偏颇。
诗歌教学引导五法
作者:邓金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学生  诗歌教学  引导学生  古诗  五法  诗言志  课程理念  语言文字  王安石  丰富想象 
描述: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诗学素养。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原创古代诗歌鉴赏试题
作者:李学开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恨歌  唐玄宗  杨贵妃  白居易  解题思路  比较阅读  爱情悲剧  诗歌鉴赏  蜀道  李觏 
描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读长恨辞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嵬①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李觏诗歌研究概述
作者:欧婷婷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研究  诗歌研究  述评  述评 
描述:李觏是北宋初期的优秀诗人,是江表诗人的典型代表,其诗歌创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其诗歌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正确、充分的认识.通过对李觏诗歌评价的评述,可知李觏诗歌的研究意义.
试论李觏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者:罗春宏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个人情怀  个人情怀  送别诗  送别诗  赠答诗  赠答诗 
描述:李觏的诗充满了他个人情怀的抒写,有对亲情的动人抒写,有对友情的真挚抒写,有对内心寂静愁怀的大胆歌吟。李觏的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情感世界,也是他全部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描述: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王安石诗歌中的女性描写
作者:钟洋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歌  女性形象  女性观 
描述:王安石诗歌中刻画了西施和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和月里嫦娥、巫山神女等仙女、神女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托了王安石变法受压抑以及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生命情怀,体现出王安石反对红颜祸水论、注重女子幸福的进步女性观。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