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可怜几许文抄公
作者:郭启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曹操  王安石  记忆力  无名氏  张松  不满  战国  兵法  巴蜀 
描述:《三国演义》写了曹操与益州别驾张松的一段趣事。张先生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既丑且矮,却是巴蜀怪才,记忆力尤其惊人。他到许都,原为进献西川,因为不满曹操倨傲,便耍了个小聪明,把曹操新著兵法《孟德新书》浏览过后说成是战国无名氏作品,并且当场为曹操手下主簿杨修背
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形象思维  士大夫  宋诗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宋江  苏轼 
描述:案头,有空经常翻阅。翻多了,渐渐发现其中有作者难言的苦衷,也有他自己未必看得清的缺陷。一、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1988年钱钟书为...
莲潭传奇
作者:石光明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宋明理学  汉武帝  越城岭  宋仁宗  历史  王安石  古战场  黄庭坚  莲花 
描述:土地在先秦时期先后属黔中郡和长沙郡。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汉武帝
“向后看”的改革
作者:樊树志  来源: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措施  王莽  井田制  周礼  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  土地国有  农民  托古改制 
描述:改革肯定是向前看,那才叫改革。向后看那怎么叫改革呢?所以这就是儒家致命的弱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很多,形式也很多,王莽和王安石改革的共同一点就是向后看。先讲王莽,王莽的身
错!“上帝不是全能的”:归谬思维法
作者:崔华芳  来源:家教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迪生  思维法  上帝  归谬  全能  不可能  想像力  王安石  鉴别力  自相矛盾 
描述:爱迪生问倒了。
历史课上最机灵的学生
作者:路沙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学生  恺撒  王安石  欧阳修  孙中山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
品读欧阳修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品读  分论点  高考作文  文章内容  王安石  主旨  文章结构  开头  全文 
描述:结构范本之八:分论点结构这种结构在高考作文中最为常见。一般来讲,文章的题目就是全文的主旨,而文章内容中每段的开头就是本段的分论点。
名句名篇识记
作者:暂无 来源:高考(理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孔雀东南飞  李商隐  杜甫  荀子  李清照  白居易  劝学  曹操  李白 
描述: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改革颂》:纪念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三十周年
作者:赵显利 王富 冯序鹏  来源:高校后勤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后勤改革  王安石  引自  瓶颈  学校  朱德  改革发展  纪念  周年  春风 
描述:《改革颂》:纪念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三十周年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之比较
作者:蔡生兰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叙议结合  比较阅读  游记  王安石  文章  记叙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