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术中张性肺水肿1例报告
作者:柯敬东 周霞 田鸣  来源:麻醉与监护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肺水肿  pulmonary  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胸腔负压  肿瘤摘除  低氧血症  发病机制   
描述:重者可伴有低血压、休克。目前,对其病闪、发病机制及诊治等问题的认识仍很有限并存在争议,病死卒高达20%,需要引起重视。
马未都 万物并作吾以观
作者:芳菲 望鸿  来源:新华航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物馆  中国古代艺术  艺术赞助  王安石  新中国  传统文化  文物  君子  展览  门窗 
描述:走进文物领域,深知此处积淀之厚,非一世之功不可攻入,故兴趣盎然。世上凡能成事的人都要保持这种兴奋,持之以恒。王安石所以说:君子不可以不知恒。
胸腔闭式引流致张性肺水肿的防治
作者:杨帆 白祥军 刘开俊 李波 王宁  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伤  创伤  张性肺水肿  张性肺水肿 
描述:比率为31.25%,手术首次的液体、气体引流最平均为655.35ml,术中和术后1h内输注总液体量为2 246.72ml,病死率为18.75%,均显著高于非肺水肿组同类数值(均P<0.05).RPE组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平均总液体入量2631.67 ml,双侧肺损伤患者为100%,肺压缩时间平均为14 h,肺压缩程度平均为76.67%,PaCO<,2>平均为52 mmH<,2>O,急性肺损伤(ALI)/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占100%,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同类数值(均P<0.05).结论 RPE主要发生在老年、锐器伤、肺压缩程度重的患者,且年龄越大,输液量越多,引流越快,肺压缩时间越长,肺压缩程度越重,并发RPE越多,越容易导致死亡.
22例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蒙伟平 谭宁 吴勋宁 王庆准 冯健  来源:广西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肺水肿  张性肺水肿  诊断  诊断  治疗  治疗 
描述:目的探讨张性肺水肿(RPE)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张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钝性胸外伤后张性肺水肿的诊治
作者:徐志成 张晓玲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肺水肿  张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胸外伤  胸外伤 
描述:发病均为钝性胸外伤。单纯肺挫伤5例,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12例,合并气胸4例,合并血胸6例,同时有血气胸7例。均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短期内(30 min~6 h)出现张性肺水肿。全组术前生命体征
胸腔镜手术中发生张性肺水肿三例
作者:尤新民 金熊元 鲍泽民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水肿  张性  胸腔镜手术 
描述:胸腔镜手术中发生张性肺水肿三例尤新民金熊元鲍泽民作者单位:200092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麻醉科我院1994年1月以来电视胸腔镜手术85例,其中3例术中发生严重复张性肺水肿,报告如下。例1.
过量抽胸水致张性肺水肿一例
作者:潘贵英 张文君 谭素云 王京媛 窦长水  来源: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抽吸  胸腔积液  诊断  治疗失败  肺水肿  诊断 
描述:【病例】男,71岁。病人主因劳累后心悸、气短20年,加重伴不能平卧3天,以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心房纤颤于1997年5月18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胸壁结核病史。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抗结核、保...
矫枉过正 其害无穷——张性肺水肿2例的经历
作者:冯泽民 赵秋霞  来源:新医学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肺水肿  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  自发性气胸  山东冠县  矫枉  呋塞米  静脉注射  泡沫样痰  胸腔穿刺术 
描述:矫枉过正 其害无穷——张性肺水肿2例的经历
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张性肺水肿的诊治
作者:郑广阳 彭赟 林燕  来源: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肺水肿  张性肺水肿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描述:目的:探讨张性肺水肿(RPE)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张性肺水肿16例。结果:经过及时治疗,16例张性肺水肿均治愈。结论
张性肺水肿的诊断及对策(附7例报告)
作者:刘骁雄 张雪 韩恩善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洋地黄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控制补液量,经4~12h症状改善。1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而行气管切开PEEP机械通气,于36h后死亡。提出及时而准确地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氧合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