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第一盏灯”
-
作者:张国圣 侯定君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点亮“第一盏灯”
-
争分夺秒救人第一
-
作者:谭晶纯 蔡侯友 谢毅 张彤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争分夺秒救人第一
-
东风第一枝
-
作者:刘雪兰 来源:江苏绿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瓣 宫粉型 梅花山 冠形 梅花品种 花冠 南京东郊风景区 南京中山陵园 王安石 片数
-
描述:梅花开于百花之先,位于百花之首。当寒冬腊月,百花凋谢的时候,她傲霜斗雪,迎风怒放,给人们送来春的信息。
-
江南玉簪第一花
-
作者:王本泉 来源:河北林业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簪 江南 王安石 黄庭坚 瑶池 汉武帝 园林绿化 汉代 宋代 头发
-
描述:种花。汉武帝对玉簪花更是青睐,经常把它插在宠妃李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
-
作者:饶礼喜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临川 中学 文学社 中华文化 王安石 学生社团 汤显祖 晏几道 新闻出版
-
描述:节日,更不说震撼江西的高考辉煌,单说一个诗雨文学社,就足以见证素质教育的丰收成果。诗雨文学社于201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殊荣,现为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优秀稿源基地。几年来,诗雨文学社以“青春•文化•修养”为宗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素养、丰富校园生活、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Story ①: 诗,我心中的绿洲 胡泽重 诗,是唐时的一首曲,传唱在天山草原;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古风河畔;诗, 是明时的一株柳,摇曳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水边唱着绝代的歌…… ——题记 无数次流连于“淡烟疏柳弄暗滩”的淡雅景致,无数次憧憬于“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意境,无数次陶醉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动人诗句。
-
王安石 千古第一相
-
作者:西江月 祁博辰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历史上 半山 日本 首相 职务 江宁 思考 二战以后
-
描述: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
惟卿第一能知我
-
作者:梁阁亭 来源:幸福(婚姻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蔡元培 司马光 不合时宜 王安石 朝云 反对 变法 旧党 墨水
-
描述:那便便大腹之中何所有?一个女人说是"一肚子墨水";一个女人说:"你是一肚子漂亮诗文。"苏东坡都摇头说"不是"。最后,聪明的侍妾朝云说:"你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大呼曰:"对!"遂大笑不止,为这个读懂了自己内心的侍妾。"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在惠州城西丰湖边一座小山丘上,有一座六如亭,亭中柱上镌刻的就是苏东坡写的这样一副对联。
-
编剧的第一身份是作家
-
作者:罗怀臻 来源:剧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作家 中国作家 中国文学史 关汉卿 汤显祖 文学创作 作品 文学意识 剧本创作 电视剧
-
描述:南京大学有位23岁的大三女生写了一部话剧叫《蒋公的面子》,这个作品我推荐到上海演出,连演了五场,场场满座。据说,该剧至今已经公演了50多场,并且实行零赠票。
-
戏剧专家给《牡丹亭》“挑刺儿”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作为北京艺术学院成立的祝贺演出,连日来,青春版《牡丹亭》再次在北大校园掀起了昆曲热。由中国艺术研究会举办的“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专家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戏剧界的20多名
-
深山里的木耳专家
-
作者:鲁伟 来源:延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山里的木耳专家